第540章 粤语诗九三吟的历史记忆与诗学建构(5 / 8)
为是善是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语境,而应从是否符合正义、是否有利于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出。
这种人性思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道德困境与价值冲突,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人性,以正义与良知为准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家国情怀:个体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九三吟》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并非空洞的口号式表达,而是通过诗人的个体情感体验与历史记忆的融合,呈现出具体而生动的形态。
诗人站在粤北省委旧址纪念馆中,触景生情,想到了八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想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想到了先烈们的牺牲,这种个体的情感体验与民族的历史记忆相互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以前东洋仔跟住西洋佬狼嘅心魔嘅毒……”
这四句诗不仅是对日本侵略者与西方列强侵略本质的揭露,也是对国家与民族历史命运的感慨。
在近代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与日本侵略者先后入侵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诗人用“狼嘅心”
“魔嘅毒”
来形容他们的侵略本质,既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也流露出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种关怀并非抽象的,而是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深刻认识与对同胞苦难的深切同情之上的。
同时,诗人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在对未来的期望与担当之中。
“九月三要记仇心有恨噈大爱……”
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承诺——要以对侵略者的“恨”
激对祖国的“爱”
,要以历史为鉴,努力建设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不再遭受侵略与屈辱。
这种家国情怀,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传统精神,也符合当代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望。
从诗学角度来看,这种个体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融合,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真挚、深刻,更具有感染力。
诗人没有刻意拔高自己的情感,而是从自身的所见所感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国家与民族的热爱,这种情感不矫揉造作,不空洞虚假,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正如中国现代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九三吟》中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爱得深沉”
的情感体现,它源于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同胞的关爱,对历史的尊重,也源于诗人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期望。
四、文化价值:方言诗歌的传承创新与历史记忆的诗性保存
《九三吟》作为一粤语诗,其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诗歌本身的艺术成就上,更体现在对粤语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对历史记忆的诗性保存两个方面。
在当代社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方言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一些方言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在这种背景下,《九三吟》的创作与传播,无疑为粤语文化的传承与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粤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三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挖掘粤语的语言特质与文化内涵,实现了对粤语文化的有效传承。
诗人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粤语口语词汇与特色语法,如“喺”
“噈”
“嘅”
等,这些元素是粤语文化的核心标识,也是岭南人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的体现。
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