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方言抵抗与诗意栖居(3 / 3)

加入书签

"

人流,车流,潮流"

的排比句式,通过粤语的音调变化(分别读作jan41au4,ce11au4,ciu41au4),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这种音乐性在普通话译本中难以完全保留。

《一路嘅歌》虽然只有短短六行,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诗意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粤语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认知框架和价值载体。

诗人通过方言的棱镜,折射出现代生活的荒诞与美好,这种独特的视角正是诗歌的价值所在。

当全球化使城市面貌日趋雷同时,树科的诗歌提醒我们:真正的差异不在于建筑的高度,而在于语言中蕴藏的文化记忆和生命体验。

回望整诗作,树科通过粤语的诗性运用,完成了一次文化抵抗的书写实践。

在"

石屎森林"

的现代荒原上,他用方言重建了诗意的栖居可能。

这种努力不仅延续了岭南文学的传统,更为华语诗歌的多样性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路嘅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好诗,更在于它证明了:在普通话主导的时代,方言依然能够成为诗歌创作的活水源泉,成为抵抗文化同质化的诗意屏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