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一至九字宝塔诗 中华塔赏析(1 / 2)
《一至九字宝塔诗:中华塔》(粤语诗)
文树科
尖
细广
江河边
人人指望
嘟喺钟意标志
冚唪唥寄托五行
天地道德八卦阴阳
心心嘅节奏层层叠叠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76粤北韶城沙湖畔
《一至九字宝塔诗:中华塔》赏析
文阿蛋
在诗歌的璀璨星空中,宝塔诗以其独特的形制独树一帜。
它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起始,向下延展,逐层递增字数,直至七字句的塔底收束,排列后呈等腰三角形,宛如巍峨宝塔屹立,因而得名。
其原称“一字至七字诗”
,亦名“一七体诗”
,从一字至七字句,逐句押韵,或两句一韵,韵律严谨。
宝塔诗最早雏形可追溯至隋朝,隋?释慧英的《一七九言诗》便是例证,到唐代逐渐定型,诸多名家如白居易、元稹等皆有创作。
树科先生的《一至九字宝塔诗:中华塔》,正是在这一传统诗体基础上绽放的新花。
从形式上看,它完美契合宝塔诗的外在特征,从单字“尖”
开始,字数层层递增,至“心心嘅节奏层层叠叠”
结束,构建出宝塔的形态。
“尖”
字开篇,简洁有力,如奇峰突起,奠定全诗独特的基调,它既是塔尖的直观描绘,又似蕴含着某种锐利、向上的精神指向,引领读者进入诗歌营造的独特世界。
随着诗句推进,“细广”
二字,短短两字,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辩证的空间感。
恰似宝塔从尖细的顶端逐渐向宽阔的底部过渡,细处见精巧,广处显雄浑,为后续诗句的展开预留广阔空间,引读者对塔的形态及相关意象的丰富联想。
“江河边”
将宝塔的空间位置明确,使抽象的塔有了具体的地理依托。
江河,在中华文化中向来是文明的摇篮、历史的见证者,奔腾不息,承载无数故事。
宝塔矗立江河边,便天然地与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相连,沾染了岁月的沧桑与厚重,也暗示其在人们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人人指望”
一句,从对塔的外形描摹转向人的情感表达。
“人人”
强调范围之广,表明宝塔所承载的期望并非个体的、小众的,而是大众共有的。
“指望”
二字饱含情感,人们对宝塔寄予希望,或祈求平安,或寄托理想,宝塔成为大众精神寄托的象征,它不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嘟喺钟意标志”
进一步阐述宝塔在人们心中的意义。
“嘟喺”
是粤语特色表达,增添地域文化色彩,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与亲切感。
“钟意”
即喜欢,人们喜爱宝塔,因其是一种标志,是地域文化、精神信仰的鲜明标识,在人们心中占据特殊位置,承载着对家乡、对传统的热爱与认同。
“冚唪唥寄托五行”
则将宝塔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相联系。
“冚唪唥”
同样是粤语词汇,有全部、整个之意,强调涵盖之全。
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宝塔寄托五行,意味着它融合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蕴含着天地间的运行规律与神秘力量,成为沟通天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极大地拓展诗歌的文化深度与哲学内涵。
“天地道德八卦阴阳”
一句,继续深挖宝塔蕴含的文化内涵。
天地,是宇宙的宏大框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