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方言诗学的空间辩证法(1 / 2)
《方言诗学的空间辩证法》
——粤语诗《诗歌音乐》的场所精神与存在之思
文元诗
(一)音韵构筑的否定性空间
这以粤方言书写的诗作,通过九组"
唔喺噈喺"
的否定性结构,在音韵层面已构成独特的空间韵律。
每行"
"
声母与"
"
声母的齿音碰撞,恰似广府地区"
咸水歌"
的拖腔转调。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特别指出,粤语保留的中古汉语入声韵尾(-p-t-k)在此诗"
热头底"
(jittaudei)、"
心度"
(sadou)等词汇中形成短促的节奏断点,使空间否定获得声学意义上的实体感。
诗中地理意象的辩证转换令人想起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
的空间跳跃,但粤语特有的方位词"
度"
(dou)取代普通话"
里上"
,在语言学层面实现列斐伏尔所谓"
空间的三重辩证"
——"
屋度"
与"
路度"
的对比,不仅是物理场所的切换,更是存在状态的转译。
这种方言特质使该诗比余光中《乡愁》的空间叙事更具拓扑学弹性。
(二)广府文化的场所精神
"
热头底"
(烈日下)与"
屋邨边"
(公屋旁)这对意象,在岭南建筑学家林克明《广州民居考》记载的"
骑楼阴影美学"
中可找到原型。
诗人将"
厂度"
(工厂里)与古典意象"
水面"
并置,恰似粤剧《搜书院》将书院空间与琼台空间叠印。
这种场所叙事暗合黄节《粤东学术源流史》所述"
岭南诗学以俗为雅"
的传统。
第三段"
嘴巴度人哋度"
的转场尤为精妙,粤语特有的"
人哋"
(别人)相较于普通话的"
别人"
更具疏离感,与张爱玲《倾城之恋》写香港时"
到处都是人,可是人挤人成了荒原"
的意象形成互文。
诗人最终将空间收束于"
心度"
,完成从地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粤式"
收水"
(叙事收束)。
(三)存在主义的方言表达
海德格尔"
此在"
(dase)概念在粤语"
喺"
(存在)字中获得惊人契合。
诗中九个否定实际构成对存在场所的现象学"
悬置"
,与萨特《存在与虚无》"
否定作为规定性"
的论述形成诗性呼应。
特别在"
几时嚟喺心度"
的设问中,粤语特有的"
嚟"
(来)字将时间维度注入空间思考,成就了类似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无处不在的家园"
的哲学意境。
诗人对"
地下水面"
的辩证处理,令人想到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所述"
道家阴阳在诗歌空间中的流转"
。
但粤语"
噈喺"
(就是在)的斩钉截铁,又赋予这种流转以现代性的确定感,形成类似特朗斯特罗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