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粤语诗中的时空漫游与古今对话(1 / 3)

加入书签

《逛山河》(粤语诗)

文树科

曾几何时,曾经何地

噈似一一梦游过

大江南北,仰高望低

唔喺川藏,嘟潜水东海底……

难忘伊春金祖峰

雪夜封路,日出喺你

面度染上咗光芒

我心如太阳云间荡荡……

古人笑今人

文山会海四围去

嘻嘻嘻,我笑古人

佢哋鬼知道佢哋冇飞机……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613粤北韶城沙湖畔

《粤语诗中的时空漫游与古今对话》

——论树科《逛山河》的诗性张力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领域,方言诗始终以独特的文化肌理与鲜活的语言质感,构筑着别具一格的审美空间。

树科的粤语诗《逛山河》,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地域文化与精神漫游的大门。

这诗以粤语方言为载体,在时空交错的叙事中,既展现了山河壮丽的视觉图景,又展开了一场跨越古今的精神对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值得深入探究。

一、方言入诗:语言的地域化突围

(一)粤语方言的鲜活质感

《逛山河》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大胆采用粤语方言进行创作。

“噈似”

“唔喺”

“嘟”

等极具粤语特色的词汇,让诗歌充满浓郁的地域风情。

粤语作为一种古老且富有生命力的方言,其音的抑扬顿挫、词汇的独特韵味,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与普通话诗歌相比,粤语诗在语音层面具有更丰富的声调变化,这使得诗句在诵读时更具韵律之美。

例如“曾几何时,曾经何地噈似一一梦游过”

,“噈似”

一词的运用,将那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在语音上形成一种独特的顿挫,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这种方言入诗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诗歌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载体的局限,实现了语言的地域化突围。

它让诗歌更贴近生活,更能体现创作者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

就像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采用巴渝一带的民歌形式和方言词汇,“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晴”

与“情”

的谐音双关,正是借助方言的语音特点,生动地表现了青年男女微妙的情感,使诗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

树科的《逛山河》同样通过粤语方言的运用,将个人的游历体验和情感表达融入到独特的语言氛围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亲切与真实。

(二)方言与诗意的融合

粤语方言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语言堆砌,而是与诗歌的诗意表达紧密融合。

在诗中,方言词汇不仅没有影响诗歌的意境营造,反而成为了情感传递的重要媒介。

如“难忘伊春金祖峰雪夜封路,日出喺你面度染上咗光芒我心如太阳云间荡荡”

,“面度”

“咗”

等方言词汇的使用,让描写更加口语化、生活化,仿佛诗人在与读者面对面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这种亲切感使得读者更容易代入情境,感受到诗人在伊春金祖峰面对壮丽日出时内心的震撼与喜悦。

同时,方言的运用也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幽默与诙谐。

在“古人笑今人文山会海四围去嘻嘻嘻,我笑古人佢哋鬼知道佢哋冇飞机”

这几句中,“嘻嘻嘻”

的拟声词和“鬼知道”

“冇”

等方言词汇,以一种轻松调侃的语气,展开了一场古今对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