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康熙的追与悔(1 / 2)

加入书签

韦小葆举家“消失”

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上空炸响。

起初是韦府门前求见的官员吃了闭门羹,接着是内务府奉命探查现人去楼空,最后,那封置于书房案头、墨迹似乎还未干透的长信,被火呈送到了康熙的御案之上。

乾清宫内,气压低得令人窒息。

康熙面无表情地听完了内务府总管的禀报,又看完了顺天府尹关于韦府空置及追查毫无线索的奏章,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厚厚一叠信笺上。

他没有立刻打开,只是用手指缓缓摩挲着信封上那熟悉的笔迹,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查!”

良久,一个冰冷的字从他齿缝间挤出,“给朕查!

水陆要道,各州府县,严加盘查!

凡有形迹可疑者,与韦小葆及其家眷相貌相似者,一律扣押审问!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天子的震怒化作了具体的指令,一道道加盖了皇帝宝玺的紧急文书,以八百里加急的度往各地。

一时间,从京畿到沿海,关卡林立,盘查骤严,过往商旅、行人皆受其扰,怨声载道,却一无所获。

韦小葆一行人如同人间蒸,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痕迹。

他们精心策划的撤离路线、伪装身份、以及前期建立的地下运输网络,在此刻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派往海外商行查探的人,也只回报说有些船只有异动,但具体去向成谜,仿佛汇入了茫茫大海,再无音讯。

追捕的失败,让康熙的怒火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他挥退了所有侍从,独自一人坐在空荡的大殿里,终于拆开了那封信。

信很长,他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仔细阅读。

韦小葆在信中坦诚的心迹,对他所处位置的“理解”

,以及对“忠”

、“义”

的重新诠释,像一根根细针,刺入康熙的心防。

尤其是那洋洋洒洒、指向未来的科技展蓝图,虽然许多术语他看不太懂,但其中描绘的远景——那铁壳巨轮横行四海、蒸汽之力驱动万物、电光火石传递讯息、微观世界一览无余的景象——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真实感。

康熙放下信纸,缓缓站起身,走出了乾清宫。

他没有乘坐龙辇,只带了两个贴身太监,信步走向那座已然空置的技术总局。

昔日里,这里是大清帝国最具活力的地方。

工匠们敲打铁器的叮当声,学者们争论不休的嘈杂声,以及各种新奇装置试验时出的古怪声响,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

而如今,这里死寂一片。

高大的厂房空空荡荡,只剩下一些笨重的、无法搬走的基座和废弃的零件散落在地,蒙上了灰尘。

研究室里,那些写满奇异符号和图形的黑板还立在那里,仿佛上一刻还有人正在推演,只是执笔之人已杳然无踪。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硫磺、金属和油脂混合的独特气味,那是“创造”

留下的最后痕迹。

康熙独自走在空旷的廊道里,脚步声在寂静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和孤独。

他推开一扇虚掩的门,里面是一间巨大的工坊,中央是一个未完工的、以琉璃和钢铁构建的庞大水槽骨架,那是韦小葆和苏荃用来研究船舶耐波性的装置,如今像一个被遗弃的巨兽骸骨,无声地诉说着未完的梦想。

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感攫住了康熙。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稳定”

和“掌控”

,清除了朝堂上最大的“异数”

,维护了旧有秩序的“纯洁”

可是,他失去的是什么?

他失去了一个能与他并肩探讨寰宇奥秘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