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技术总局的危机(1 / 2)

加入书签

第一波冲击,来自经费。

建宁公主再次雄赳赳地踏入内务府,准备重演“经费申请大师”

的威风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那位曾经对她点头哈腰的王总管,虽然脸上依旧堆着笑,语气却变得油滑而推诿。

“公主殿下千岁,不是奴婢不肯批,实在是……户部那边刚下了新章程,所有过五千两的专项拨款,需经三部会审,还要报请皇上朱批。

这流程走下来,没个两三个月怕是下不来啊。”

王总管搓着手,一脸为难,“再者,技术总局这几年用度甚巨,国库也……也有些吃紧,皇上提倡节俭,奴婢等也不敢擅专啊。”

建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王得禄!

你敢卡本宫的银子?皇兄明明最支持技术总局!

你信不信本宫现在就去宫里……”

“公主殿下息怒,息怒!”

王总管连忙躬身,语气却丝毫不松,“奴婢万万不敢!

只是这章程是上头定的,奴婢人微言轻,实在不敢违背啊。

要不……您去跟索相爷,或者皇上说说?”

建宁气得浑身抖,却也知道,内务府的态度转变,必然源于更高层的授意。

她纵然能在这里闹一场,也改变不了章程和流程。

她第一次现,自己那无往不利的“特权”

,在真正成体系的制度性阻碍面前,竟然如此无力。

她铩羽而归,愤愤地向韦小葆抱怨,却也带来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技术总局的“皇粮”

,断了。

几乎与此同时,技术总局下辖的各个项目开始频频亮起红灯。

负责水泥棱堡优化项目的工匠头目急匆匆赶来禀报,申请调拨用于模型抗爆试验的特制石料和火药,被工部以“此非定制,需另行采买,预算不足”

为由驳回,原有的供应渠道也莫名其妙地中断了。

派往地方推广新式纺纱机和改良农具的技术小队,接连传回受阻的消息。

不是当地官府态度冷淡,以“恐扰民”

、“需从长计议”

拖延,就是乡绅耆老联名抵制,声称新技术“破坏风水”

、“夺人生计”

以往凭借韦小葆的威望和技术总局的公文还能畅行无阻,如今却寸步难行,甚至有小吏暗中怂恿地痞流氓骚扰技术人员的驻地。

更严重的是,一些已经开展到关键阶段的研究项目,也受到了直接影响。

苏荃与韦小葆正在全力攻关的、基于波动理论预判船舶耐海性的水槽试验,因为定制的大型琉璃水槽组件无法到位,以及负责精密测量的几位巧匠被宗人府以“编修玉牒”

为由临时抽调,而陷入了停滞。

“相公,这是近期各项目受阻情况的汇总分析。”

沐剑屏和曾柔将一份厚厚的报告送到韦小葆案头,上面用清晰的图表和数据,罗列了经费冻结、物资断供、人员被调离、地方抵制等事件的频率、分布和关联性。

冰冷的数据曲线无情地揭示出一个事实: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全方位的围剿。

双儿也面色凝重地汇报:“府内接收外界信函的数量近日锐减,以往与我们有书信往来的地方官员、士绅、商贾,似乎都默契地保持了距离。

我们派往福建、台湾的信使,也回报说沿途盘查变得格外严格,似有拦截之意。”

技术总局,这个曾经充满活力、代表着未来方向的机构,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血液和氧气,变得举步维艰。

以往那些被新技术的巨大效益和韦小葆的圣眷所掩盖的矛盾,此刻在保守势力的鼓动和皇权的默许下,全面爆出来。

韦小葆站在书房那幅巨大的大清舆图前,目光扫过上面标注的各个技术推广点和研究项目,其中不少已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