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总局的架构设计(2 / 2)

加入书签

的薪酬制度,打破大锅饭,激励创新。

对于有重大贡献的工匠或学者,甚至可以破格授予荣誉官职或巨额奖金。

人事与招募原则:

唯才是举:公开张榜,不同出身,无论士农工商,只要在算学、工巧、农事、医药等某一方面有真才实学,均可经考核后录用。

甚至允许有特殊技能的西洋传教士担任顾问(需严格审查)。

职责明确:每个岗位都有清晰的职位说明书,明确责任、权力和考核标准。

持续学习:定期组织内部技术交流会,鼓励跨领域合作。

计划未来在格致基础署下开设培训班,系统传授数学、几何、基础物理化学知识。

设计完成后,韦小葆将其整理成一份详细的《大清技术总局组织章程与办事细则》,再次呈报康熙御览。

这份章程条理之清晰、考虑之周全、理念之新颖,让康熙也大为惊叹。

他虽对其中一些过于“离经叛道”

的设置(如独立的薪酬体系、工匠可受重奖)略有疑虑,但整体上认可了其高效和务实的方向,最终朱批:“依议。

试行之。”

拿着这份经过皇帝认可的章程,韦小葆开始了实质性的组建工作。

他亲自选定了一处位于京郊、原属于内务府的废弃琉璃厂作为总局衙署,这里场地宽阔,且有现成的工作坊基础。

他协调内务府和工部进行修缮改造,按照功能分区重新规划。

同时,招募榜文也以皇帝的名义下各州县。

榜文内容极具诱惑力,不仅列出了优厚的待遇,更承诺“但有一技之长,能利国利民者,不问出身,量才录用,卓有成效者,不吝爵赏之赐!”

消息传出,顿时在士林和民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传统的读书人对此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奇技淫巧,蛊惑圣心”

,是韦小葆这个幸进之臣的又一场闹剧。

然而,那些沉沦下僚、精通算学却无科举门路的底层官吏,那些身怀绝技却地位低下的工匠,那些对农业水利有独到见解的老农和河工,却从中看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希望。

一股暗流,开始向着京郊那座正在修缮中的旧琉璃厂汇聚。

韦小葆用他越时代的架构设计,为技术总局搭建起了坚实的骨架,接下来,便是为其注入血肉与灵魂的时刻。

他的“帝国”

雏形,第一次有了清晰可见的组织形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