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救驾与真相(1 / 2)
“一线天”
峡谷内的战斗尘埃落定。
残余的几名假喇嘛在试图攀爬峭壁逃离时,被李力世和张康年带人追上,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搏杀,除两人被生擒外,其余尽数伏诛。
峡谷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与硝烟混合的奇特气味,与佛门圣地的清幽格格不入。
韦小葆指挥众人迅清理战场,救治己方伤员,并将擒获的俘虏与顺治帝(行痴大师)及其随侍僧人一同护送回下榻的客栈。
此时已近黎明,客栈内外被韦小葆的亲信严密控制,灯火通明,却静默无声,透着一股大事已了的肃穆。
客栈最好的房间被临时布置妥当,行痴大师居于上,他已除去沾染尘土的旧僧袍,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常服,虽面容清癯,但久居人上的气度已然回归,眼神沉静如古井,却又带着勘破世情的通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韦小葆垂手恭立在下,张康年、李力世、风际中等核心人员则肃立两侧。
“韦卿,”
行痴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他不再以“大师”
自称,语气平和却自有威严,“此番,多亏了你。”
“陛下言重了,”
韦小葆恭敬回应,依旧使用敬称,“此乃微臣分内之事。
陛下龙体无恙,便是天下之幸。”
他巧妙地将“行痴大师”
重新锚定为“陛下”
,既承认其出家身份,更强调其不容置疑的帝皇之尊。
行痴微微摆手,似乎不愿在称谓上多费唇舌,目光落在韦小葆身上,带着探究:“朕……我听闻,你并非依靠蛮力或寻常机巧破局。
从现线索,推断喇嘛有诈,到勘测现场,重构时间,乃至最后那石破天惊的……‘闪光’,皆依循一种独特的‘理’?你称之为‘格物’?”
“回陛下,”
韦小葆心知这是展示自身价值、也是引导这位前皇帝思维的关键时刻,他从容应答,“微臣以为,天地万物,运行皆有其律。
小至尘埃飘落,大至星辰运转,皆有迹可循。
这伙假喇嘛行事,看似诡秘,实则留下了诸多违背常理之‘迹’。
微臣所做,不过是观察这些‘迹’,归纳其共同点,提出假设,再寻找证据验证,最终根据验证后的结论,选择最有效的应对之法。
此过程,微臣称之为‘逻辑推演’与‘实证分析’,其基础,便是格物穷理之学。”
他顿了顿,具体解释道:“譬如,其僧袍材质、饮食习惯与宣称身份不符,此为一‘迹’;其行为模式更似军队而非僧侣,此为二‘迹’;清凉寺无故紧张戒备,此为三‘迹’……诸多‘迹’叠加,指向其身份存疑、目的不纯之假说。
再结合陛下隐居于此的秘闻,最大的可能性便是针对陛下而来。
后续的地形分析、伏击点选择,亦是基于对地理、心理、行为模式的综合推算。
至于那闪光,”
他略一沉吟,选择了更易理解的说法,“乃是利用几种矿物粉末混合燃烧,瞬间释放强烈光芒,干扰视觉,属‘格物’中光热反应之理的应用,取巧而已,并非法术。”
行痴听得极为专注,眼中异彩连连。
他一生尊崇佛法,讲求机缘、顿悟,何曾听过如此条分缕析、步步为营的“破案”
过程?这完全是一套迥异于他以往认知的思维体系,严谨、清晰,充满力量。
“逻辑……推演……实证……”
行痴喃喃自语,仿佛在咀嚼这几个陌生的词汇,“依‘理’而行,而非依‘势’或‘运’而动。
韦卿,你此法,倒是与我佛门中‘依正法而行,不依人’的训导,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更为……具体,可操作。”
他竟是下意识地将韦小葆的科学思维与佛法理念进行了类比,虽不尽准确,却显示了他试图理解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