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清凉寺的迷雾(1 / 3)

加入书签

五台山,层峦叠嶂,五峰耸立,素有“华北屋脊”

之称。

时值盛夏,山外酷热难当,山中却凉风习习,故名“清凉”

然而,当韦小葆的队伍沿着蜿蜒的山道,抵达此行明面上的要目标——清凉寺时,感受到的却并非佛门清净地的祥和,而是一种无形无质、却足以让人脊背紧的紧绷感。

寺庙坐落在台怀镇东北一侧的山坡上,青砖灰瓦,规模不算宏大,但气象庄严。

只是此刻,山门虽然大开,门前却不见知客僧迎候,反而肃立着四名身材高大、面色凝重的僧人。

他们虽着僧袍,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隼,不断扫视着接近的每一个人,那目光不似出家人慈悲的审视,倒更像是军士警戒的打量。

韦小葆的马车在离山门尚有百步之遥时停下。

他没有立刻下车,而是透过车窗,冷静地观察着这座被“迷雾”

笼罩的寺院。

“双儿,记录初始观察。”

他低声道,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山门守卫,四人。

站位呈菱形,覆盖所有接近角度,无视觉死角。

肢体语言:重心微微前倾,双拳微握,处于随时可力状态。

表情:缺乏僧人的平和,警惕、审视,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是,韦爷。”

双儿立刻拿出炭笔和小本子,飞快地记录。

“张康年,”

韦小葆唤道,“你去通报,就说钦差大臣、御前侍卫副总管韦小葆,奉旨前来清凉寺进香祈福,探望德行高深之大德。”

“是,爵爷!”

张康年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两名侍卫,昂挺胸走上前去。

果然,距离山门还有二十步,那四名守门僧人便同时踏前一步,隐隐形成阻拦之势。

为一名浓眉大眼的僧人单掌竖于胸前,声音洪亮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阿弥陀佛,贵客请留步。

本寺近日闭门清修,暂不接待外客,还请诸位施主见谅,前往他处寺院礼拜。”

闭门清修?韦小葆在车内听得清清楚楚。

这理由看似合理,但结合之前观察到的紧张氛围和这些僧人迥异于常的警卫姿态,就显得格外可疑。

他脑海中迅调出关于五台山寺庙常规接待流程的数据——除非有重大佛事或特殊情况,像清凉寺这等规模的寺院,绝不会轻易拒绝一位奉旨前来的钦差。

“李力世,”

韦小葆轻声对靠近车边的李力世道,“你带两个人,绕到寺院侧面和后山方向,远远观察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出入口,以及墙头、树林间有无暗哨。

注意隐蔽。”

“明白。”

李力世点头,不动声色地打了个手势,带着两名天地会好手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路旁的树林中。

这时,张康年已经提高了音量,带着几分官威:“放肆!

此乃奉了皇上旨意的韦爵爷!

尔等竟敢阻拦?清凉寺何时有了将皇差拒之门外的规矩?”

那守门僧人面色不变,依旧坚持:“阿弥陀佛,此乃方丈法旨,不敢有违。

清修期间,概不见客,便是皇命,也须体谅我佛门规矩。

还请大人恕罪。”

话虽客气,但挡在门前的身体却没有半分移动的意思。

僵持不下之际,韦小葆缓缓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他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人畜无害的笑容,摆摆手制止了还想争辩的张康年。

“无妨无妨,佛门清净地,自有规矩,我们应当尊重。”

他笑眯眯地走上前,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那四名僧人,实则如同精密仪器般采集着细节:僧袍的磨损程度、鞋底的泥土、指尖的茧子位置……同时,他也在感知着从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