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路遇喇嘛与初步数据采集(1 / 3)
队伍离开京城已有数日,按照韦小葆规划的“最优行进路线”
,一路向西南,经涿州、过保定,入真定府地界。
时值初夏,官道两旁杨柳依依,田野间禾苗青翠,本该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旅途。
然而,韦小葆却无暇欣赏这田园风光。
他大部分时间待在马车里,面前摊开着沿途收集的地方志、寺庙分布草图,以及他自己绘制的简易地图。
双儿安静地坐在一旁,时而为他添茶倒水,时而按照他的要求,将一些零散的信息誊抄、归类。
她心思细腻,记忆力颇佳,几天下来,已然成了韦小葆不可或缺的数据整理助手。
“双儿,把关于五台山黄庙主要活佛和重要执事僧的名单再核对一遍,重点关注近半年内有无人员变动,或者有无从西藏、蒙古地区新来的高僧记录。”
韦小葆头也不抬地吩咐,手指在地图上五台山菩萨顶、显通寺等几个黄庙核心区域划过。
“是,韦爷。”
双儿轻声应道,立刻从一摞文书里找出相应的卷宗,仔细翻阅起来。
韦小葆则继续他的思考。
根据他目前掌握的信息,五台山作为汉藏佛教并存的圣地,势力错综复杂。
顺治帝若真在此出家,最大的可能便是隐于某座黄庙之中,借助其相对封闭且与清廷关系密切的环境隐藏身份。
但这也意味着,任何针对顺治的寻访,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动黄庙体系的神经。
“变量太多,信息不足……”
他揉了揉眉心,习惯性地在脑海中更新着风险模型,“喇嘛体系……这是一个需要重点观察的群体。”
正在这时,马车外传来张康年压低的声音:“爵爷,前面快到阜平县城了,不过……官道上好像有点情况。”
韦小葆掀开车帘一角望去。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岔路口,果然聚集着一群人,约莫有二三十之众,清一色的绛红色僧袍,在灰黄的官道上显得格外醒目。
正是喇嘛僧众。
“减,保持队形,正常通过。”
韦小葆冷静下令,同时目光如同精密的扫描仪,开始快采集这群喇嘛的“数据”
。
队伍缓缓接近。
那群喇嘛似乎也是途经此地,正在路旁歇脚饮水。
他们大多身形魁梧,面色黝黑,带着高原人特有的风貌。
僧袍虽都是红色,但细看之下,材质和新旧程度却有差异。
其中少数几人僧袍质地更好,颜色更鲜艳,坐在略微中心的位置,身旁放着包裹严实的长条状行李,似是法器。
其余众人则更像是随从或普通僧兵,围在外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包括韦小葆这支装备精良的队伍。
“韦爷,他们……”
双儿也透过车窗缝隙看去,有些紧张地低语。
“嗯,看到了。
数据采集开始。”
韦小葆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紧张,只有一种研究者现新样本的兴趣,“双儿,注意观察他们的僧袍款式、随身物品、以及行为模式。
张康年,让队伍慢一点,保持距离,注意警戒,但不要表现出敌意。”
命令传达下去,队伍的度更慢了些,与那群喇嘛保持着约五十步的距离。
韦小葆注意到,队伍后方的李力世和风际中已经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位置,手看似随意地按在了腰间的兵刃上,眼神锐利如鹰。
韦小葆的观察在继续:
人员构成与分布:核心喇嘛约五至六人,神态相对从容,甚至带着一丝倨傲。
外围僧众约二十人,体格健壮,站立和行走时姿态稳固,眼神锐利,更像是受过训练的武僧。
他们隐隐将核心几人护卫在中间,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防御圈。
“武僧比例偏高,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