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总舵主的震撼(1 / 2)
南国水乡,暮色四合。
一处隐秘的庄园书房内,陈近南正就着烛光,批阅着来自各地分舵的文书。
窗外细雨淅沥,敲打着芭蕉叶,更衬得室内一片静谧。
然而,这份静谧,在他拆开李力世以密语写就、由心腹快马加鞭送来的青木堂急报后,被彻底打破了。
信的前半部分,汇报了尹香主殉难、堂口兄弟悲愤难平,以及韦小葆受邀与会之事。
陈近南眉头微蹙,对京中局势的恶化感到忧心,也对韦小葆的动向格外关注。
当他看到韦小葆并未支持激进刺杀,反而拿出了一份所谓的“风险评估与可行性分析报告”
时,他捻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是更深的探究。
“此子行事,果然迥异常人……”
他喃喃自语,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便是韦小葆那番关于“非对称展战略”
的详细阐述。
李力世的文笔朴实,却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了韦小葆当时的言论,从对现有刺杀计划的冰冷剖析,到提出避开清廷武力优势,转而展经济、情报、教育的三大支柱,再到描绘那幅通过财富积累、信息掌控和人才培养来从根本上动摇清廷统治根基的宏大蓝图。
起初,陈近南是疑惑的。
经济?情报?教育?这些词汇他当然懂,但将它们提升到与“反清复明”
大业核心战略同等的高度,甚至视为更优的路径,这完全出了他毕生的认知框架。
他一生致力于联络豪杰、积蓄武力、等待时机,所思所想无不是如何壮大反清武装,如何寻找战机。
韦小葆的这套理论,听起来像是迂阔的书生之见,或是畏战避战的托词。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的疑惑渐渐被凝重所取代。
韦小葆的论述并非空谈,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链条。
他指出与清廷正面武力对抗的绝对劣势,如同一个冰冷的现实,砸在陈近南心头,这是他内心深处一直清楚,却不愿过多正视的残酷事实。
天地会展至今,看似声势浩大,但核心力量与庞大的清帝国机器相比,无异于萤火之于皓月。
“……若我们一直与之比拼武力、暗杀,就如同与一个巨汉比拼力气,我们永远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每一次碰撞,都可能伤筋动骨。”
看到此处,陈近南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一直以来竭力避免会内兄弟盲目行动的原因,也是他深感无力之处。
接着,韦小葆提出的“财”
、“信”
、“才”
三大支柱,以及三者相辅相成的论述,开始在他脑中盘旋。
积累财富,支撑行动;编织情报,洞悉先机;培养人才,着眼未来。
这不再是零敲碎打的江湖手段,而是一套系统的、着眼于长远的建国方略的雏形!
尤其是那句“当我们的财力足以影响一方经济,我们的情报网络能洞悉朝廷机密,我们培养的人才遍布各行各业甚至渗透进其官僚体系内部时……届时,清廷这棵大树,或许无需我们费力砍伐,其内部已然被蛀空,只需轻轻一推。”
这段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陈近南思维中固有的迷雾!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胸膛微微起伏。
他一直将“反清复明”
视为一场需要毕生之力、甚至需要数代人前仆后继的悲壮事业,充满了牺牲与不确定性。
但韦小葆的描述,却为他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一种不依赖于某场决定性战役的胜负,不依赖于某个英雄人物的横空出世,而是通过持续、隐蔽、系统性的力量积累,从内部瓦解对手的“降维打击”
!
这不再是传统的改朝换代,这更像是一种……文明的竞争,体系的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