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从摔跤到友谊(1 / 3)

加入书签

自那日演武场“切磋”

之后,康熙果然没有忘记韦小葆这个“有趣的陪练”

隔三差五,便会有内侍来传唤“小桂子”

地点依旧常在那处僻静的演武场,有时也会在御花园人迹罕至的角落。

起初,康熙仍是兴致勃勃地想要在摔跤上“破解”

韦小葆那套古怪的“巧劲”

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样猛冲猛打,而是开始仔细观察,试图模仿和学习。

他会反复尝试同一个动作,然后停下来,指着韦小葆刚才闪避或力的位置问:

“小桂子,刚才朕用‘缠腕’拿你,你为何不挣脱,反而手腕向内旋了半圈?”

“回皇上,奴才觉得,那样旋一下,皇上的拇指就用不上力了,好像……好像门轴转错了方向,门就卡住了。”

“那上次朕抱你腰时,你顶朕胳膊那一下,又是何道理?”

“奴才瞎想的,觉得顶那里,皇上胳膊就使不出后面的劲儿了,像……像撬棍支错了地方。”

韦小葆依旧用最朴素、最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绝口不提“杠杆支点”

、“力矩”

、“肌肉协同”

等术语。

他将高深的物理学原理,包裹在“门轴”

、“撬棍”

这类康熙能够直观理解的意象之中。

康熙听得极其专注,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

他天生聪慧,举一反三,虽然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却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巧劲”

背后蕴含的某种普遍规律。

他开始不再仅仅将韦小葆视为一个取巧的对手,而更像是一个能解开他心中许多关于“力量”

困惑的……特殊伙伴。

切磋的气氛也在悄然变化。

不再是最初的纯粹试探和好胜心,渐渐多了许多讨论和验证的成分。

康熙会主动设计一些动作,然后和韦小葆一起分析如何破解,或者如何力更省力、更有效。

韦小葆则谨慎地引导着他,用一个个小小的“实验”

来验证那些物理定律。

“小桂子,你看,”

康熙指着演武场边用来系兵器架缆绳的石墩子,“若朕要移动它,是直接推省力,还是用绳子拉省力?”

韦小葆心中了然,这是涉及到摩擦力和作用力方向的问题。

他找来一根长绳,一端系在石墩上,让康熙分别从不同角度拉动,感受力度的变化,然后“启”

式地总结:“好像……绳子斜着往上拉,比直接水平拉,感觉轻省些?是不是因为……分了一部分力气去提它了?”

康熙认真感受着,眼睛越来越亮:“没错!

是这样的!

怪不得宫里的力士搬重物时,总喜欢用杠子翘,或者斜着拖!”

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多,涉及的范畴也逐渐出了摔跤和力量。

康熙现,这个小太监的“瞎琢磨”

似乎无处不在,而且往往能直指问题的核心。

一次切磋后休息,两人坐在演武场边的石阶上,看着夕阳将云层染成金红。

康熙接过内侍递上的温毛巾擦汗,随口问道:“小桂子,你说这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是何道理?真是像书上说的,天圆地方,日出旸谷,至于蒙汜吗?”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显然对古籍中那些神话般的解释并不完全满意。

韦小葆心中一动,知道这是一个关键节点。

他可以选择用“地心说”

的旧理论含糊过去,但这可能会让康熙失望,也浪费了一个传播正确宇宙观的契机。

他决定冒一点风险,用更接近真相,但又不会太过惊世骇俗的方式来解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