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丽春院的数学模型(1 / 3)

加入书签

茅十八带着满腹的惊疑离开了,房间里只剩下韦小葆一人。

空气中还残留着馒头和咸菜的味道,以及茅十八身上那股混合着汗水和血腥的江湖气。

韦小葆没有动弹,他需要时间。

他闭上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如同启动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开始系统地整理、分类、分析脑海中那两份截然不同的记忆数据流。

一份属于韦小葆,结构清晰,充斥着公式、定理、实验数据和逻辑推演;另一份属于韦小宝,混乱、庞杂、充满了市井的生存智慧、人情世故和大量的……赌博经验。

是的,赌博。

掷骰子、推牌九、押大小……这些在韦小葆原本的价值体系中属于“概率游戏的低级应用且伴随极高道德风险”

的活动,却是韦小宝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获取零钱、讨好他人、乃至在某些时候维系生存的重要手段。

“生存是第一要务。”

韦小葆冷静地对自己说。

这具身体需要能量,需要更好的营养来改善健康状况。

而在这个明显缺乏现代金融体系和信用背书的环境里,获取初始资本的最快捷途径,似乎就落在了这些“概率游戏”

上。

他调取了韦小宝关于赌术,尤其是掷骰子的记忆。

并非学习其偷奸耍滑、出千作弊的手法——那些手段风险高,且依赖于手部灵活性和特定的环境配合,不稳定。

他关注的是最基础、也最普遍的游戏规则:押大小。

三颗骰子,点数之和4至1o为小,11至17为大。

排除围骰(即三颗相同,通常通杀或通赔,具体规则需确认),理论上,押大小获胜的概率应该是……接近5o,但庄家通过规则(如围骰)设置,拥有微弱的优势。

然而,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韦小葆需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运气”

,而是基于观察和数据建立的短期概率模型。

他想知道,在丽春院这个特定的赌局中,是否存在可以利用的“系统误差”

机会很快来了。

傍晚时分,丽春院的大堂一角照例围起了一小圈人。

跑堂的龟奴、附近无所事事的闲汉、甚至一两个等着客人的姑娘,凑在一起,围着一张简陋的木桌。

庄家是个满脸油光的中年汉子,是丽春院的一个护院,人称“王胖子”

他正卖力地摇晃着一个黑色的骰盅,骰子在盅内哗啦啦作响,然后“砰”

地一声扣在桌上。

“买定离手!

买定离手嘞!”

王胖子吆喝着,目光扫过桌上零零散散放在“大”

、“小”

区域的铜钱。

韦小葆悄无声息地挤进人群边缘,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没有看那些赌徒们或贪婪或紧张的脸,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只黑色的骰盅上。

他没有去听骰子碰撞的细微声音试图“听骰”

——那需要大量的专业训练和天赋,且极易受到环境噪音干扰,不可靠。

他选择了一个更基础,但也更依赖于严密逻辑和记忆力的方法:观察庄家的摇盅习惯和骰盅的物理状态。

实验开始。

数据记录模式启动。

第一局,王胖子手臂大幅度摇晃七次,落盅力道偏重。

众人下注,开盅:四、五、六,十五点,大。

韦小葆默默记录:摇盅次数7,力度等级:高,结果:大。

第二局,摇晃五次,力道较轻。

开盅:一、二、三,六点,小。

记录:次数5,力度:低,结果:小。

第三局,摇晃八次,力道中等。

开盅:二、二、五,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