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墨香书院与传承的温度(1 / 4)

加入书签

离开蝶谷,沿着流淌的墨河向北行走四十一天,队伍在一座被翠竹环绕的院落前停下。

院门上方悬挂着“墨香书院”

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带着墨汁的清香。

院内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路边的石桌上,还摆放着未收的砚台和毛笔,砚台里的墨汁虽已干涸,却仍能看出曾被反复研磨的痕迹。

这里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书院,据说藏书能堆满三座阁楼,连百年前的孤本都能在这里找到。

可这半年来,书院的墨香越来越淡,书架上的书籍蒙着厚厚的灰尘,连最勤勉的学子都懒得翻书了。

守书院的老山长白先生,正坐在银杏树下修补残破的书卷,指尖沾着墨痕,叹息声比翻书声还频繁:

“以前学子们争着抢着来抄书,夜里的烛火能亮到天明,现在倒好,书虫蛀了书页都没人管,连院门口的‘敬字亭’都快被杂草淹了。”

艾琳娜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诗集。

书页间夹着干枯的花瓣,是书院特有的“墨香花”

,据说只有被人认真读过的书里才会生长。

可这花瓣早已失去光泽,轻轻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她用指尖蘸了点砚台里的残墨,墨汁在指尖凝成细小的墨珠,珠影里映出模糊的画面——

一群学子围坐在一起,白先生的祖父正在讲解《楚辞》,有人摇头晃脑地背诵,有人在旁做着批注,墨香花在书页间轻轻摇曳,像在应和着琅琅书声。

“不是书虫在捣乱,是‘文脉凉了’。”

艾琳娜放下诗集,目光落在墙角的废纸篓里,里面扔着许多只写了几行字的宣纸,墨迹浮躁,毫无章法,“书院的书籍藏着‘文魂’,靠学子的敬畏心和钻研劲滋养。

你看这些废纸,是心不静、气不沉的人写的,他们把读书当任务,把笔墨当工具,文魂得不到尊重,自然就淡了墨香,连墨香花都养不活了。”

小托姆跑到敬字亭前,亭子里堆满了揉皱的纸团,都是写废的字纸。

按书院的规矩,有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要在敬字亭里焚化,以示对文字的尊重。

“这是对文魂的不尊重!”

他捡起一个纸团,上面的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出,“以前林教授说过,字是人的脸面,写的时候要用心,现在这样随便乱扔,难怪书都不爱让人看了。”

白先生领着众人往藏书阁走,阁内的书架高耸入顶,却有近半的格子空着。

“上个月有批商人想来买藏书,”

他抚摸着空荡的书架,声音里带着痛心,

“说要把孤本做成拓片卖钱,被我赶出去了,可他们趁夜偷走了十几箱书,都是宋元时期的珍本啊……”

藏书阁的顶层,有个用整块楠木做成的书案,案上放着一方“传心砚”

,据说书院的第一任山长用它磨墨讲学,砚台里的墨汁永远用不完,只要有人真心向学,就能磨出带着清香的新墨。

可现在的传心砚,砚池里结着层墨痂,像干涸的河床,旁边的狼毫笔也秃了尖,显然很久没人用过了。

“是心不诚了。”

白先生拿起秃笔,在砚台上轻轻研磨,墨痂纹丝不动,“现在的学子总想着走捷径,读几篇文章就想考功名,哪还肯下‘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功夫。”

艾琳娜让小托姆把星落之野的露水倒进传心砚,露水与墨痂相遇,出“沙沙”

的声响,墨痂渐渐融化,露出底下乌黑的墨汁,散着淡淡的松烟香。

她又将平衡之树的叶片放在书案上,叶片化作银绿色的光,顺着书架蔓延,空着的格子里突然凭空出现了几本古籍,正是被偷走的珍本,封面上的墨香花重新绽放,像从未离开过。

随着光的流动,书院里的墨香越来越浓,石桌上的砚台自动研起墨来,墨汁浓稠亮;废纸篓里的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