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风气很重要(3 / 4)

加入书签

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谢知微摸着隆起的腹部,“夫君在外打拼,我又怎能无动于衷?”

夫君没通房也没纳妾,已经胜过许多男子。

沈淮沐浴出来,饭菜也摆好了。

都是他爱吃的菜。

“还是家里的饭菜香。”

沈淮大快朵颐,“临川贫苦,吃的住的,远不如郡城,才去几天,为夫都觉得自己受了。”

“夫君辛苦了,多吃点。”

谢知微给他夹菜。

似乎想起什么,谢知微道,“对了夫君,前些天沈木小叔从平宝郡回来,带了两封自荐信,当时你不在,妾身便做主收下了。”

说罢,偏头对一旁的夏竹说,“把屋里的梨花方匣拿来。”

夏竹拿来梨花方匣,打开,露出信件。

“这两封信,是两位举人托沈木小叔捎回来的。

听闻,其中一位举人的族兄与夫君是同届,久仰夫君的才干和名声,这才托小叔捎信的。”

沈淮打开信件一看。

里面的夸赞之词,占据篇幅将近三分之二,最后的三分之一才是自荐。

但是信中,没有提及那位国子监族兄。

“夫君可认识那位族兄?”

谢知微问。

沈淮摇摇头,“单凭一个姓氏,很难。”

“夫君那般出名,或许是他认得夫君,夫君不知他也说不准。”

谢知微笑,“这是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夫君不必在意。”

“夫人说的是。”

顿了顿,又问,“这两天,可有梁家的人找来?”

谢知微摇头,“没有。”

“看来,他们进展的不错。”

吃完饭,沈淮给两位举人回信,邀请他们来青阳面谈。

翌日。

沈淮刚进衙门,工房掌事立即找来。

“知府大人,您可算回来了,您再不回来,卑职就要顶不住了。”

“何事?”

沈淮抬眼,看到工房掌事那张黑眼圈明显且憔悴的脸,吓了一跳。

“大人,梁家之事敲定后,各路小作坊闻讯而来,都急着构面官府的改良技术。

如今堆在工房的申请信函,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您和钱同知都不在,卑职不敢擅自做主,只能等您回来定夺。”

工房掌事说着,将登记好的名单拿出来,“大人,青阳郡内,除了梁家,就属林家、韦家的作坊还算规模,孙家的染坊也一两百人。

其他的,都是四五十人的小作坊。”

大作坊没几个,几十号人的小作坊倒是不少。

“五日后,请林、韦、孙三家来官署。”

沈淮指着名单,“此事,由你出面,如何执行,参照方案灵活行事即可。”

工房掌事面色一喜,“卑职定不负大人所托。”

“人手可够?”

“不太够。”

“通知吏房,物色人手。”

“是。”

工房掌事退下后,沈淮开始处理这几天堆积下来的公务。

“大人,用膳时间到。”

谢不二进来提醒。

沈淮‘嗯’了一声,继续忙。

谢不二等了许久,不见沈淮起身,提醒道,“大人,该回去陪夫人用膳了。”

沈淮这才反应过来。

赶紧回去陪谢知微用饭。

吃完饭继续加班。

织机改良技术,并非一成不变,织布技巧和染色技术也是一样,需要根据织机、作坊本身基础来决定改良的方案。

梁家的方案,可以说是顶配。

林、韦、孙三家,得根据他们的定位、规模、出价金额来决定。

不同规模、不同价位、不同追求,提供的技术方案也不一样的。

像林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