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激励机制(2 / 2)

加入书签

,别累着就行,去书肆那边,多带几个人。”

“妾身晓得。”

“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差人到府衙找我,若无要紧事,我会第一时间赶来。”

“知道啦!”

饭后,沈淮给京城的岳父岳母写信,又给青萍的家人写一封。

第二天上衙,让谢不二拿去寄。

与此同时,吩咐碧青注意集市,若是有新鲜的水果、菌菇,都可以买点回去给夫人尝尝鲜。

堤坝使用两天之后,并没有现渗漏等异常情况,那些十二时辰轮流值守的人也撤回来了。

石碑附近,开始修建凉亭、种花。

确定堤坝正常后,沈淮通知辖下各郡,叫他们把此事公告出去。

让各县百姓知道,郡城的堤坝已经启动使用了。

这下,整个青阳郡的人都知道,白月堤是梁家捐建的。

梁听白之名,冲上青阳郡热搜。

五月上旬,省府学政下来青阳主持院试,沈淮作为知府,得协助内勤工作和保障城中秩序安全。

为了业绩,安排好工作后,沈淮又给府学和各县了两套模拟题。

里面还有他的解题思路。

科举靠夫子领路,其他的靠自身努力和天赋。

沈淮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等着看结果就行。

这次院试,一共录取三十个名额,院案依旧被平宝郡占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青阳的上榜人数比平宝郡的多。

青阳郡上榜十七人,平宝郡十三人。

能有这个上榜人数,沈淮出的真题模拟,起到了一点作用。

院试结束,沈淮本想跟学政讨论一下教学问题,奈何学政还要去其他郡主持院试。

只好跟平宝郡的府学司教讨论。

他们的教学方式,的确跟青阳的有区别,书籍资源也比青阳丰富一些。

送走学政和平宝郡司教,沈淮召集各县教谕商议教学相关事宜,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比如,岁末考第一的学子,奖励一两银子。

第二八百文,第三六百文。

第四到第十,可奖励文房四宝等。

院试上榜学生,奖励二两到十两,每上榜一人,奖励县学五两。

另外,府衙每年给各县学拨款一百两经费,院试出案的县学,再奖励二十两,前三奖励十五两,前十奖励八两。

县衙经费紧张,补贴不了多少,府库也不遑多让,所以经费金额和奖励金额并不多。

沈淮也承诺,这只是暂时的,以后情况好了,会增加。

学生的激励机制有了,司教、教谕、讲正等人的福利待遇,也适当做了调整。

在原有的俸禄上,上调百分之十,其他福利涨幅百分之五。

与此同时,以青阳府衙的名义,对外招纳贤才。

要求:拥有举人功名,学识深厚;有志深耕教坛,能以自身德行和学识熏陶学子的。

一经录用,按例俸,享受县学教职相应礼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