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赶路(2 / 4)

加入书签

。”

回到正院,沈淮将两个香方送给国公夫人。

“淮之身无长物,唯有对香道颇有研究,还望伯母莫要嫌弃。”

国公夫人懂香,一看香方便知晓沈淮谦虚了。

鹅梨帐中香有通经走络、安神助眠之效;闻中香既能舒缓情绪又能驱蚊。

二者的用料和调配,都是独家的。

可见是用心了。

“你有心了。”

国公夫人笑的和煦,“此去黔中,路途遥远,你好好照顾自己,到了青阳,有什么难事,尽管带着身份牌去找附近的谢氏子弟,只要讲明身份,他们会给你方便的。”

谢氏的身份牌,沈淮确实有。

拜师时,谢道珩送的玉佩便是。

另外,他还有黎山亲传弟子的身份牌。

“多谢伯母关心,淮之不会堕了老师的威名的。”

走的时候,谢道珩又送了沈淮一把剑,“该出手时就出手,优柔果断乃为官大忌。

切记,万不可搜刮民脂民膏。”

沈淮郑重点头,“弟子谨遵老师教诲!”

回到沈宅,沈淮擦拭着剑身,又把跟随了自己多年的长枪拿出来。

谢知微和黄氏几人继续收拾东西。

翌日。

沈淮陪谢知微回了一趟谢家。

郑夫人拉着闺女说体己话,沈淮则是询问谢掌院,黔中有哪些谢家亲戚。

谢掌院表示,旁支的弟子没有,倒是有两个嫡支弟子在黔中为官。

一个是知县,一个是同知。

但距离青阳都比较远。

不过,他与黔中巡抚有些交情,政务上应该能行个方便。

但是,不会方便很多。

毕竟,两人的交情不多。

沈淮懂了。

有交情,但不多。

出了谢家,沈淮又去了黎山书院。

伯弦山长颇为意外,“不是要赴任青阳了么,怎么有空来师伯这?”

“此一去,不知何时归京,所以淮之想在离京前,多看一看师门。”

行,师伯陪你转两圈。”

伯弦山长说到做到。

真的陪沈淮在书院里转了两圈。

他学识渊博,对黔中各郡颇为了解,知晓沈淮要去青阳,还特意讲了青阳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特色美食。

说完这些,刚好转了两圈。

“师伯还有事,剩下的路,便由你自己走了。”

伯弦山长走了两步,又叮嘱道,“你是嫡传弟子,出门在外,别堕了我们黎山的风骨。

有事,可到一隅书屋摇人。”

沈淮躬身作揖,“多谢师伯。”

回到沈宅。

沈淮问谢知微,“夫人可知一隅书屋?”

“知道。”

谢知微点点头,“此书肆在京城有三家分号,夫君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还是你在他们书肆定有书籍?”

“没想到还有分号。”

沈淮故作惊讶,“回来的时候,正巧看到了,平时都没注意,这才问问。”

“夫君别看此间书肆不起眼,人家可厉害着呢。”

沈知微道,“听父亲说,一隅书屋开遍大夏各郡,上县也有,实力非凡。

而且书肆每年还会捐助一些寒门学子。

每年乡试、会试,都会资助一些有缘人。

只是不知为何,名声一直不显。”

开到大夏各郡,却不出名,这就很有意思。

沈淮知道,闷声干事。

不需要名来彰显。

出这日,萧策、谢云渺、谢长青和郑氏、王传盛、管家、各店掌柜等,均来相送。

胖姑娘、圆脸姑娘等几个头号铁粉,也折梅出城。

“沈大人,山高路远,您多保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