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调动(2 / 4)
各省总督、巡抚人心惶惶,自查的自查,丝毫不敢放松。
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没人敢不重视。
像江汉巡抚这般,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可见有时候,妾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地方官员落马多了,吏部也头疼。
三年散馆之期未到,便提前考核了。
按照惯例,是根据考核成绩来确定去向的,包括留馆、在六部任职或外放。
这次有八成的人要外放。
像何曹亮和章秋池这些,已经大概知晓自己会外放到哪个州府了,只是还未知晓具体县份。
距离近的,月底便要开始动身。
距离远的,明年开春赴任。
没几天,谢侍讲的任命书下来了。
新一任掌院,正式诞生。
这是翰林院的喜事,也是谢家的喜事。
谢知微收到消息的时候,高兴坏了,特意带着厚礼回娘家恭喜。
只是,朝廷有回避制度。
女婿与岳父不能在同一个部门,需要一方回避。
所以沈淮要调离翰林院。
谢知微从娘家回来,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沈淮。
“夫君,你的调离文书估计没多久便下来了。”
沈淮沉吟了许久,“夫人,你看过除了京城之外的风景么?”
“妾身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从未离开过京城。”
谢知微说,“若是夫君外任,妾身自是要随夫君一起的,只是爹娘这边……”
话没说完,但沈淮知道是什么意思。
若自己外放,妻子跟随,那么父母这边就无法尽孝。
他们新婚燕尔,夫妻分开的话,不利家庭和睦。
“爹娘这边,我来跟他们沟通。”
果不其然,吏部文选清吏司的人很快约沈淮谈话。
说他需要回避,并调离翰林院。
同时强调他一甲的身份,以及这两年的表现,并讲明有两个选择:留任六部或者外放。
翰林有岳父大人,礼部有老师。
这两个部门需要回避。
清吏司的人,推荐沈淮选工部或户部。
理由是:沈淮曾在工部历事,对工部事务有一定的了解,去工部有一定的优势;
而户部主管财税、户籍土地,里面的官员要么筹算能力较为突出,要么通晓税法与强大的协调能力。
清吏司觉得,沈淮通晓税法,筹算能力也不差,可以考虑户部。
“若是外放呢?”
在六部任职固然风光,但沈淮更想外放,自主权更强。
文选主事惊讶了,“沈大人想外放?”
“不管是留任京城还是外放,都是为朝廷办事。”
沈淮微笑,“沈某还年轻,自然想出去闯一闯,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出一番成绩来。”
“沈大人好志气。”
文选主事很赞同沈淮的说法,“要是我再年轻个几岁,也要申请外放,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沈大人,以你的能力,不管去到哪都会光亮的。”
说罢,文选主事拿出舆图。
“目前滇云行省的昆山郡、腾州府;黔中行省的青阳郡、盘山城、西水府;漠南行省的礼泉府、科沁城、康旗郡、洪林州,这些还有空缺。”
沈淮是状元出身,历事时便有亮眼的成绩,外放的话,四品知府起步。
所以文选主事没有介绍县。
“沈大人回去好好考虑,大朝会之前给答复即可。”
“多谢!”
下值后,沈淮去国公府找谢道珩。
“老师,礼部文选司的人来找弟子谈话了,他们推选弟子入工部或者是吏部。
但弟子更想外放,故来寻老师出出主意。”
沈淮将文选主事筛选出来的州府说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