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宣前十觐见(1 / 2)

加入书签

传胪当天,礼部根据最终名次制作金榜。

金榜分小金榜和大金榜。

小金榜供皇帝阅览,不对外公开;大金榜是用黄纸书写,并加盖皇帝玉玺,待传胪仪式结束后,大金榜便会张贴到宫外,供百姓围观。

殿试放榜,也称为‘金榜’。

金榜的公布也是传胪大典的核心环节之一。

传胪大典结束,由礼部官员带着新科进士谢恩,然后举行盛大的游街仪式。

按照规定,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以从皇宫正门出宫,二甲三甲进士从侧门出宫。

游街时,由状元领头。

殿试还没结束,很多人就在新科进士经过的街道,事先预定了位置。

林致远、方启贤、许仪章三人花了重金在茶楼定了位置,说是进京赶考,要是没看到状元游街,回去都不好意思跟别人吹牛。

沈淮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只当是玩笑话。

可如今,他跟一众考生站在太和殿内,等待名次揭晓的煎熬中,突然就理解了那些会试落榜,却依旧执着的等到殿试放榜,亲眼看着新科状元跨马游街才返乡了。

因为他们相信,金榜题名的荣光,以后也会属于他们。

总要亲眼见过,才能把这份念想刻在心里,化作日后的动力,支撑他们继续走下去。

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靠着出人头地的信念,一路走到今天。

五岁启蒙,十三岁考中秀才,十七岁中举。

如今,他二十一岁了。

在科举这条路,整整奋斗了十六年。

沈淮站在大殿里,突然没了之前的紧张。

状态逐渐放松。

旁边的卢龄之敏锐的感受到沈淮的气场变了。

不禁有些讶异。

崔鹤汀同样也察觉到了。

不动声色看了沈淮一眼,然后继续目视前方。

苏敬一动不动。

孟浩就比较紧张了,襕衫下的手,不停地来回摩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状态不佳。

整个太和殿内,不止孟浩紧张。

其他考生也紧张。

有人东张西望;有人不停地换站姿;有人手心冒汗。

考生们煎熬等待。

另一边。

席读卷官祝大人将十份打圈最多的卷子递给天启帝。

“请陛下过目!”

卷子已经拆封,天启帝一接过来,便看到考生的信息。

沈淮,雍州郡青萍人士,曾祖父沈田(已故),祖父沈七刀,生父沈继业。

再往旁边一看,全是清一色的打圈记号。

看来这小子很有实力呀。

天启帝怀着期待的往下看。

文章内容与预期的一样,可圈可点。

里面的观点,都非常务实且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在水利、农桑和赈灾一事上,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增设水部机构,并在低洼地区筑堤围垦,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抵御水患的能力。

比如:在北方推行麦粟复种;南方推行稻麦复种;增加双季稻种植区域;从域外引进经济作物等。

比如:预备粮仓从州郡延伸到县;以工代赈、官府低息借贷、无偿赈灾等。

“不错!

不错!

农桑一道就该这样。”

天启帝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激动,看到最后直接激动大喊,“好一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不就是他理想中的盛世么?

不得不说,沈淮对盛世的憧憬,正中天启帝下怀。

“道和,你收了个好徒弟啊!”

谢道珩立即出列,“陛下谬赞了,这小子平日里不是待在书房,便是带着《齐民要术》跑到城外的农田,捣鼓出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连微臣都没见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