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成功不必在我(2 / 4)

加入书签

直腰杆,“请大人赐教。”

谢知县将茶杯放到桌上,拿起团扇,“若将一坛美酒倾入江中,当如何取回?”

巧了!

这题他会。

教谕和教授们却觉得这道题难度相当大。

他们非常紧张的看着沈淮,生怕他回答不好,错过了知县这个大腿。

沈淮很淡定,“大人,美酒倾入江河之中,是取不回来的,恰如士子投身社稷,虽没有办法将美酒从江河中捞取出来,可这酒却让江水有了酒香,对沿江的百姓而言都有好处。

我等士子,当倾尽所学,投身家国,使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此为士子之‘回酒’,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好一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谢知县很满意沈淮的回答,当即便兑现承诺道,“本官有公务在身,闲暇之时,自会派人通知你。”

沈淮高兴作揖,“感谢大人厚爱,学生感激不尽。”

“先别高兴的太早。”

谢知县用团扇轻敲自己的掌心,“方才的问题,只能说明你脑子转的快,并不代表你的学识深厚。”

“还是大人厉害,一眼便能看出学生的不足。”

沈淮神色恭敬,“正因如此,学生才渴望得到大人的指点,正所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有大人相助,学生定能顺利登上桂榜。”

李教谕趁机说道,“大人,沈淮是县学成绩最为优异的学生,在下与诸位教授、直讲都十分看好他,也希望他在下届乡试中榜上有名,为青萍争光。

只是县学资源贫瘠,我等又能力有限,兢兢业业数十载,也没能给朝廷培育少人栋梁之才,实在惭愧啊。”

说到这里,教谕和一众教授、直讲面露愧色。

“大人,您从京城而来,又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无论是学识还是眼界,都远远出我等,恳请您为青萍的学生们,指条明路。”

谢知县面色不变,心里却暗骂一句老狐狸。

“那便把前五的学生叫过来吧,本官倒要看看,他们到底什么水平。”

教谕面色一喜,赶紧让人去叫前五名。

这期间,知县也没闲着。

他问沈淮道,“平日里,可有帮家里干农活?”

“回大人,学生自四岁起,便学会喂鸡、洗菜,像砍柴、喂猪、下田插秧、除草这些,对学生而言稀疏平常。

放田假和岁假之时,学生经常跟随祖父去深山打猎,补贴家中。

祖父如今上了年纪,进山的次数少了,反倒是父亲,去的比较多。”

“哦?”

知县来了兴趣,“都猎到了什么稀罕之物啊?”

沈淮却说,“大人,京城有黄麂么?”

“黄麂?”

知县摇了一下团扇,“这玩意胆小,在京城可不多见,你们常猎到此物?”

“大人英明。”

沈淮赞道,“我们万秀村群山环绕,深山中常有黄麂出没,只要探寻到黄麂的活动范围,设计陷阱,便有很大可能抓到黄麂。

不过黄麂胆小,一有风吹草动便躲起来,所以我们家一年下来,最多能猎到两只这样,倒是野兔,经常猎到。”

“一只野兔大概能换多少银钱?”

知县又问。

“这个要看野兔的大小和毛色,若是同等重量下,毛色越纯价格便越高,像三四斤的白毛兔,能卖到五十文,若是杂毛兔便只能卖个四十文,甚至更少。”

说到这里,沈淮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兔子一窝通常有五六只,若是现一窝,就能赚个两三百文,差不多够给学生买一刀纸了。”

谢知县觉得沈淮挺真实的,笑道,“怪不得你经常进山呢。”

说罢,偏头对旁边的侍卫道,“将我们从京城带来的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