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董事会上的笑话(2 / 3)

加入书签

/p>

这几个词上加了重音,那股子反讽的意味,傻子都能听出来。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心领神会的笑声。

坐在王建国右手边的生产副总,一个脑满肠肥的中年男人,立刻心领神会地拍起了马屁:“哎哟,董事长,昊公子都开始关心公司大事了?这是好事啊!

虎父无犬子嘛!

快念念,让我们也学习一下年轻人的新思想!”

“是啊是啊,看看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咱们这些老家伙也得与时俱进嘛!”

销售总监也跟着附和。

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所有人都把这当成了一场董事长的家庭趣闻分享会,准备好了一箩筐的赞美之词,随时准备送给未来的太子爷。

王建国很满意这种效果。

他要的就是这个氛围。

他要让所有人都来听听,他儿子那些想法是多么的“荒唐”

,从而证明,他王建国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他戴上眼镜,拿起报告,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起来。

“先,是第一章,‘论刚性生产模式在未来十年内被淘汰的必然性’……”

他念完标题,自己先忍不住“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好家伙,一上来就要革了咱们的命啊!”

满堂哄笑。

“……报告指出,我司即将引进的‘斯图加特猛虎三型’生产线,存在三大致命缺陷:一、信息化程度低,无法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是典型的‘信息孤岛’;二、柔性化不足,产品线单一,无法应对未来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三、维护成本高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旦出现故障,将面临‘卡脖子’风险……”

王建国每念一条,会议室里的笑声就更响亮一分。

“信息孤岛?这词儿新鲜!

咱们的机器,只要能咣咣咣地出零件就行,要那么多数据干嘛?又不能当饭吃!”

“还个性化需求,笑死我了!

李总,下次是不是有客户要个粉红色的轴承,你也得给他做一个啊?”

“卡脖子?德国人的技术你还不信?我看小少爷是美国大片看多了吧!”

高管们你一言我一语,把王昊的报告当成了一个绝佳的段子,会议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王建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他感觉自己这两天的烦躁,都在这阵阵的嘲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吧,不是我一个人觉得荒唐,所有懂行的人,都觉得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然而,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却有一个“孤岛”

坐在会议桌最末端,一个头花白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穿着一身洗得白的蓝色工作服的老人,从始至终,没有笑过一声。

他就是华通实业的技术总工程师,钱广全,人称“钱总工”

钱总工是公司的技术元老,也是王建国最敬重和信任的人。

当年王建国还是个小作坊主的时候,就是钱总工帮他捣鼓出了第一台土制冲压机。

他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就喜欢跟机器和图纸打交道,性格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在公司里像个隐形人。

但所有人都知道,华通的每一颗螺丝钉能拧多紧,都离不开这位老爷子。

此刻,钱总工低着头眉头紧锁,手里那支转了十几年的英雄钢笔,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来划去。

起初,他也觉得是小孩子胡闹。

可听着听着,他的表情就变了。

当王建国念到报告中引用的一段关于“金属疲劳的非线性数据模型预测”

时,钱总工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

这个概念,他只在几年前一本国外的顶尖行业期刊上,看到过类似的提法,当时只觉得太过前沿,离现实太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