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制定作战计划(1 / 3)
口号喊得再响,也需要落实到笔尖上的每一分。
期中动员大会的第二天,高一(14)班的学习氛围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是部分学生在努力,拉动着整个班级缓缓前行;那么现在,就是整部机器的所有齿轮,都开始嘎吱作响,协同运转起来。
杨明宇深知,要将那份宏大的《作战计划》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分数,就必须将其分解成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科、甚至每一个小时的具体任务。
他的第一步,是深化“小组合作制”
。
之前的“理科攻坚组”
只是一个雏形,现在,他将全班分成了八个学习小组,每组六到七人。
分组的原则堪称艺术:每个小组都强制性地包含了“尖刀连”
、“磐石营”
和“敢死队”
三个梯队的成员。
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金字塔式的“帮扶生态链”
。
“从今天起,你们小组的成绩将进行捆绑式评估。”
杨明宇在班会上宣布了新的规则,“期中考试后,我们会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进步分值’。
排名第一的小组,将获得班级基金的重奖。
而排名末位的小组……将负责未来一个月全班的卫生打扫工作。”
这个规则一出,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和激动的议论。
“卧槽,这不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这是连坐,都社会主义社会了,班主任还玩连坐制度,我王某人不服!”
“我们组有个大神林天,不是躺赢了?”
“你想得美!
你看看你们组的‘敢死队’成员是谁?他的分数要是提不上去,林天考满分都拉不回来!”
学生们迅地意识到,杨明宇这一招的“险恶用心”
。
这彻底杜绝了尖子生单打独斗的可能性,也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不再是为自己一个人学习,他们的每一分,都关乎整个小组的荣誉和利益。
林天的小组里,就被分进了两个全班闻名的“老大难”
。
他看着那两人一脸“我完蛋了”
的表情,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压力山大”
。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心里却明白,杨老师这是在逼着他,必须把“教是最好的学”
这句话,贯彻到底。
而那些“敢死队”
的成员,则被同组的“尖刀”
和“磐石”
们,像珍稀动物一样保护和监督了起来。
“喂,张伟,这个单词你今天必须背会,不然我们组就完蛋了!”
“陈静,你快帮李磊看看,他这篇作文到底怎么才能多写两百个字?”
一种全新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内卷”
开始了。
杨明宇的第二步,是制定“个性化任务清单”
。
他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将每个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根据他们的梯队任务,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一份《期中考试提分任务清单》。
给林天的清单上写着:“在保证数学和物理满分冲刺的前提下,将你的化学成绩从7o分提升到85分以上。
方法:利用你的逻辑优势,梳理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
给赵敏的清单则是:“生物是你的强项,必须保住。
你的弱项是英语,本次目标是从65分提到8o分。
方法:放弃复杂的语法,将高考要求的35oo个单词,按主题分类,每天利用课间碎片化时间,强行记忆5o个。
我已将分类表给你。”
而当“敢死队”
成员王虎惴惴不安地走进办公室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