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裂痕出现(1 / 2)

加入书签

“阳光伙伴”课题小组的工作在张律师那句“找到了希望的曙光”之后,进入了打了鸡血的阶段。

于是乎,以王昊、林天、赵敏、陈静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行动中。

王昊不仅负责统筹协调一些活动,还自掏腰包,把汉堡、奶茶、炸鸡源源不断地送到项目中心,美其名曰团队建设。

让蹭吃蹭喝的同学们都觉得自己的行为瞬间高尚了起来。

林天则像个不知疲倦的技术宅,在张律师的远程指导下,开始尝试用编程技术对海量的银行流水进行数据建模,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资金流向的一些规律,以此来证明李浩父亲的“非主观占有”。

赵敏和陈静一个负责感性质疑,一个负责理性归纳,配合得天衣无缝。

就连李浩本人,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变得能够主动提供线索,甚至在讨论案情时,偶尔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脸上的阴霾虽然没有完全散去,但已经重新看到了希望。

他们四人又带动整个14班的其他人,整个14班都沉浸在亢奋之中。

杨明宇对此乐见其成,他知道,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对学生们的成长价值都大。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命运的馈赠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一群高中生将主要精力从“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的备考转移到“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的社会实践时,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那就是——成绩。

……

高二上学期的第二次联考,如期而至。

对于14班而言,但这次联考意义又有些不同。

联考前夕,1班的每个学生都疯狂地刷题、复习、总结。

而14班呢?

画风就有些奇怪了。

当1班在背诵英语作文模板时,林天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堆数据,兴奋地对李浩喊:“找到了!你爸给上线的这笔转账,比合同约定时间早了三天!这说明他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是单纯的信任!”

当1班在默写化学方程式时,陈静和赵敏正在小声讨论,如何将李浩父亲的“受害者心理”更准确地描述出来。

他们并非不重视考试,只是在他们心里,报告显然要高于试卷上的分数。

这是一种少年人不计后果的理想主义。纯粹,热血。

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

林天的成绩单倒是没那么难看,但总分排名都掉出了年级前二十。对于一个曾经的单科状元、被省实验中学争抢的天才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赵敏稍微好一些,但成绩也出现了下滑。

“阳光伙伴”课题小组的核心成员在这次联考中遭遇了集体翻车。

然而1班的成绩却很不错,领先14班且优势还不小。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还好。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算不上什么沉重的打击。

重点是成绩分析会上,教导主任王海德表扬了1班,然后按照惯例性让孙建国介绍经验。

孙伟站了起来,他先是谦虚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我只是觉得,对于高二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心无旁骛地学习。”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若无地瞟了杨明宇一眼,继续道:“我们当然要提倡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杨老师的理念。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过度地参与那些与学业无关的社会活动,占用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最终可能会导致本末倒置。毕竟,高考看的不是你做了多少好事,而是实打实的分数。一时的热血和感动,终究是昙花一现。”

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老师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