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张律师的惊讶(1 / 2)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分工逐渐明确:
总指挥: 王昊负责统筹全局,鼓舞士气,以及……管饭。当他提着几大袋热气腾腾的汉堡和可乐走进教室时,整个阳光伙伴计划小组爆发出了一阵欢呼。用美食来提升团队凝聚力是这位未来霸道总裁无师自通的技能。
首席技术官: 林天负责将所有的纸质文件扫描、ocR识别,然后上传到加密云盘里。这个网盘里还有简单的小程序,可以根据关键词快速检索所有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当陈静需要查找所有与“上线”相关的聊天记录时,林天只需敲几下键盘,几秒钟内就能全部调出。这效率让众人叹为观止,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首席信息官兼书记官: 陈静。她那过目不忘的大脑和超强的归纳整理能力,在此时发挥出了奇效。她将所有杂乱无章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了一条清晰无比的时间线。哪天签的合同,哪天转的账,哪天和上线发的微信,都被她标注得一清二楚。这张时间线,成为了整个案件的“骨架”。
首席风控官: 赵敏。她心思缜密,负责从人性的角度对所有证据提出质疑,寻找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她就像团队里的“来找茬”,不断找着每一个细节,防止他们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反转的疑点。
而李浩,则是这个项目的核心的专家顾问。他负责为这条时间线骨架填充血和肉。他回忆着父亲每一次转账前后的情绪变化,每一次与上线通话后的争吵,那些隐藏在卷宗背后的充满了情绪和细节的故事,这些只有他能提供。
这支临时组建的“梦之队”,在杨明宇这个撒手掌柜的注视之下,爆发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惊人能量。
杨明宇端着茶杯,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一幕,内心充满了感慨。
这就是他一直追求的“项目式学习与社会责任整合”模式的完美体现。知识不再是试卷上孤立的符号,而是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被用在了分析合同条款上;数学的逻辑思维被用在了梳理资金流向上;政治课上学到的法律常识在这里第一次有了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分工、协作、沟通、质疑,学会了如何将个人能力融入团队,然后去完成一个远超个人能力范围的宏大目标。这种成长,是刷一百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也换不来的。
经过整整一个周末的奋战,一份名为《关于李xx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初步案情梳理及疑点分析报告》的文档,终于在周日深夜完成了初稿。
这份报告,语言或许还很稚嫩,但结构却异常清晰:第一部分是陈静制作的“案件时间轴”;第二部分是林天整理的“关键证据数字化索引”;第三部分是赵敏和李浩共同完成的“当事人(李父)行为及心理状态分析”;最后,是王昊总结的“核心疑点与待咨询问题列表”。
周一晚上,王昊继续通过他姑姑的关系约到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张律师,然后他们约定进行了一次线上视频会议。
视频接通,屏幕那头出现了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张律师显然是刚结束一个会议,脸上还带着一丝疲惫,但依旧保持着职业的微笑。他大概以为这只是一群孩子在“过家家”,准备花十分钟应付一下就结束。
“好了,同学们,时间宝贵,把你们的问题说一下吧。”张律师的语气很客气,但藏不住一丝扮家家的想法。
王昊咳了几声,然后将那份pdF报告通过屏幕共享展示给了张律师。
张律师的目光在屏幕上扫过,最初还很随意,但当他看到那条精确到小时的“案件时间轴”时,他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当他点开那个“数字化证据索引”,发现只需点击一个超链接,就能立刻跳转到对应的扫描件和聊天截图时,他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
他的表情,从原来的轻松随意逐渐变得严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