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奋起直追(1 / 2)

加入书签

考完结束,和一班同学脸上凝重的表情不同,14班的同学议论纷纷。“卧槽,杨老师神了啊!这哪是押题,这简直就是他出的题啊!”

“我写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把林天和陈静辩论时的观点左右互搏,正反论证,最后再来个升华,感觉自己下次参加也能拿最佳辩手!”

体育生张伟更是兴奋的大叫道:“我本来都准备好写‘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我以前小学的时候写过畅享以后的未来生活。结果杨老师那场辩论赛救了我的狗命!我直接把正反方观点一抄,啊不,一借鉴,wc,我都感觉自己就是文曲星了,什么是下笔如有神我总算体验过了。”

年级里其他班的学生听的一头雾水。大家拿到的明明是同一份试卷,怎么感觉像是参加了两个不同次元的考试?

其实,这就是有效信息与无效内卷的区别。1班的学生们也许能够博览群书,但知识是零散的,面对一个刁钻的命题,他们需要在将题目和自己以前阅读过的篇目联系起来,还不一定能找到最适配的那那一篇。而14班的学生,虽然做题远不如1班,但阅读量和那场辩论赛把最核心、最精华的观点喂到了他们嘴边。上了考场,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回忆。

效率自然不用说。

然而,语文的开门红,并没有让14班的学生们冲昏头脑。因为他们很清楚,真正的硬仗,在后面。

接下来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理科科目,才是1班的主战场。

果然,当数学试卷发下来时,14班学生表情凝重了。

题目的难度比上次还难。尤其是最后一道解析几何的压轴大题,计算量之繁琐,辅助线之诡异,简直令人发指。

以林天为代表的数学优异的学生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显然也陷入了苦战。而14班里的大部分中等生看到这道题,几乎是两眼一黑,已经打算象征性地写个“解:”。

这就是孙伟老师“题海战术”最可怕的地方。他的学生或许在思维的广度和创造性上有所欠缺,但在解题的熟练度、计算的精准度已经到了极致。面对这种硬碰硬的计算关卡,他们的优势被无限放大。

考试结束后,整个年级哀鸿遍野,都在吐槽数学题的“反人类”。14班的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13.2分的差距,每一分都如同登山一样难。

终于,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之后便是漫长而焦灼的等待。

等待审判的这几天,14班教室里大家都在悄悄地对答案,估算着自己的分数,气氛既紧张又期待。

“完了完了,我物理有道大题的单位写错了,要被扣一分!”

“你那算啥,我英语作文因为太紧张,把‘not only’后面的句子也跟着倒装了,英语老师看了估计想打我。”

“都别说了,我已经开始祈祷改卷老师是我舅姥爷了……”

另一边,孙伟老师的1班则显得平静许多。学霸们对自己的分数心里有数,讨论更多的是“这次的年级第一,不知道会比第二高出多少分”。在他们看来,唯一的悬念,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

孙伟老师的内心也同样自信。他承认杨明宇在语文作文上很厉害的压中了题,但他更相信,在占据了总分大头的理科战场上,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一次的投机取巧无关紧要。

……

改卷就是一条流水线,每个老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大题。起初,一切都和预想的一样。

数学组的老师们普遍反映,1班学生的压轴题虽然得分率也不高,但解题步骤清晰,该拿的步骤分基本都拿满了,体现了极高的训练素养。而14班的卷子,除了林天等少数几人完整解出外,大部分都是空白或者只写了几步。

孙伟听到这个消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