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玉阶血泪寒,椒殿烛影残(1 / 4)

加入书签

玉阶血泪寒,椒殿烛影残(公元前25年-前24年冬)

1:长乐风雪夜,王氏登云梯(公元前33年冬)

长安城的风雪似乎比往年更烈,鹅毛般的雪片被朔风卷着,狠狠撞在未央宫朱红的宫墙上,发出沙沙的闷响。长乐宫中,地龙烧得滚烫,椒泥涂壁散发着暖融融的辛香。新寡的皇太后王政君独自坐在暖阁里,看着铜镜中自己尚存风韵却难掩哀戚的面容。先帝元帝驾崩不过百日,宫中素白未除,连空气都凝滞着沉重的悲伤。

“阿姊……”一声低沉而沉稳的呼唤打破了沉寂。大司马王凤——王政君的长兄,身着素服躬身而入。他身材魁梧,方正的脸膛上刻着风霜,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殿内侍立的宫人。宫人们立刻屏息垂首,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厚重的锦帘落下,隔绝了内外。

暖阁内只剩下兄妹二人。王凤没有寒暄,径直走到王政君身侧的矮榻坐下,声音压得极低:“元帝宾天,太子骜继位,根基尚浅。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史丹、石显那些旧日权阉虽已失势,其党羽犹存;许、傅等外戚亦虎视眈眈。新帝年少,正是我王氏一门砥柱中流、稳固社稷之时!”他的话语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在王政君心中激起圈圈涟漪。

王政君抬眼,望着兄长眼中毫不掩饰的灼灼野心,与她心底那份因儿子年少继位而生的强烈不安瞬间重叠。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一方素绢。先帝在时,她虽是皇后,王氏一门却未能显赫。如今,她的儿子坐在了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上……“大哥的意思是?”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王凤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斩钉截铁:“当务之急,是稳固妹妹你皇太后的尊位,震慑后宫与前朝!请即颁懿旨,以新帝仁孝、慰藉母族为由,册封我等兄弟为侯!”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已拟好的名单,轻轻推到王政君面前,“王谭、王商(王凤弟)、王立、王根、王逢时……皆国之栋梁,忠勇可嘉,当裂土封侯,拱卫天子!”

椒房特有的温热香气似乎在这一刻变得粘稠沉重起来。王政君的目光扫过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她的手足兄弟。封侯?五人同封?这……会不会太显眼?她心中掠过一丝犹豫。然而,兄长眼中那磐石般的笃定,以及窗外呼啸的风雪裹挟着的、她深知的朝堂险恶,瞬间压倒了那丝犹疑。儿子的皇位,远比所谓的“显眼”重要百倍!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拿起案上的太后印玺,在那份承载着王氏一族滔天野心的名单上,重重地盖了下去。

“准。”一个字,轻飘飘落下,却重逾千斤。

翌日,新帝刘骜登基后不久的第一次大朝会。成帝刘骜尚带着少年天子的青涩,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显得有些拘谨。金殿之上,百官肃立。大鸿胪朗声宣诏,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皇太后懿旨:咨尔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位列三公,勋劳卓着,益封五千户!”

“封阳平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

诏书念毕,满朝寂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不大不小的嗡嗡议论之声。五位国舅爷同日封侯!这是本朝从未有过的浩荡皇恩!位列百官之首的王凤,身穿崭新的侯爵冠服,面色沉静如常,率先出班,跪拜谢恩。跟在他身后的四位弟弟(王商已封),脸上虽竭力保持着恭谨,但那眼底深处喷薄欲出的狂喜与志得意满,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年轻的成帝看着阶下跪倒一片的舅舅们,只觉得一股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迎面扑来,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脸上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笑容:“众……众卿平身。此乃母后慈恩,亦是众舅当得之荣。”

风雪似乎小了些,长安朱雀大街上,五辆装饰着崭新侯爵徽记的华贵轩车,在卫队的簇拥下招摇过市,碾压着积雪,辚辚驶向各自刚刚赐下的、占地广阔的崭新侯府。王氏五侯的煊赫之名,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