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掖庭惊鸿,玉关琵琶(3 / 5)

加入书签

城的方向深深拜别。呼韩邪单于骑在高大的骏马上,身着汉廷赐予的单于礼服,威严中带着焦急和期待,目光热切地在五位蒙着盖头的女子间搜寻。

司礼官员高唱:“请公主揭盖,辞别故土!”

其余四位女子在侍女的帮助下,忐忑不安地揭开了盖头,容颜或秀丽或普通,神情戚戚。当最后一块盖头被轻轻撩起时——

时间,仿佛在刹那间凝固了。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在那张脸庞上。肤光胜雪,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唇不点而红,颊不施而粉。她身姿亭亭玉立,在那华美庄重的礼服映衬下,整个人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光彩,犹如一颗绝世明珠骤然脱离尘封的锦匣,照亮了灞桥,也照亮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睛。所谓“丰容靓饰,光明汉宫”,绝非虚言!她平静地站在那里,眼帘微垂,那份端庄娴静之中,蕴含着一种超越尘世的美,让周遭的喧嚣瞬间失去了声响。

端坐于御辇之上的汉元帝刘奭,慵懒疲惫的目光在触及昭君的瞬间,猛地一凝!他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他下意识地直起身子,探出头去,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张从未在画册上出现过的绝色容颜。一股强烈的懊悔、惊艳混杂着巨大的失落感,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从未想过,在自己的深宫之中,竟藏着如此倾国之色!更从未想过,自己竟亲手将她推向了万里之外的塞外!

“此……此为何人?”元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问向身旁的石显。

石显早已惊得魂飞魄散,额角渗出冷汗。他万万没想到,当年被毛延寿一笔毁掉的,竟是这样的稀世珍宝!他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发颤:“陛……陛下……此乃掖庭良家子王嫱……”

“王嫱……”元帝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巨大的悔恨啃噬着他的心。他看着桥头那抹惊鸿照影,再看看身边吓得面无人色的石显,心中一片冰冷。他多么想立刻收回成命!但天子金口玉言,名籍已定,呼韩邪单于那惊喜炽热的目光更是紧紧锁在昭君身上!若此刻反悔,不仅失信于天下,更可能重燃汉匈战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元帝的手紧紧攥着御辇的扶手,指节泛白。他死死盯着昭君,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惊艳,有痛悔,有愤怒,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巨大失落。最终,他颓然地靠回御座,闭上眼睛,从牙缝里挤出一句:“罢……罢……赐……厚赏!启程!” 每一个字都沉重无比,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昭君感受到了那道炽热而痛苦的帝王目光,也感受到了呼韩邪单于惊喜交加的注视。她缓缓抬起头,最后一次望向长安城巍峨的城墙和宫殿的飞檐,清澈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眷恋,随即化为一片坚定与决然。她对着御辇的方向,深深一拜。这一拜,是辞别故国,亦是告别过去那个被深宫禁锢的王嫱。从此,她是肩负着和平使命,即将踏入未知命运的王昭君。

她转过身,在侍女的搀扶下,登上了华丽的金根车。车轮缓缓转动,驶离灞桥,驶离长安,驶向北风呼啸的茫茫草原。元帝坐在御座上,眼睁睁看着那照亮了整个灞桥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滚滚烟尘之中,只留下满心的空落和无法弥补的遗憾。一个被宫廷规则扭曲和掩盖的真相,以如此惊心动魄的方式揭开,留下的却是帝王毕生的懊悔和一个帝国对美的永久错失。

本章警示: 最深的叹息,往往源于错手放飞的凤凰——当傲慢蒙蔽了发现的眼睛,再昂贵的代价也换不回擦肩而过的璀璨星辰。

3:琵琶咽朔风,青冢向黄昏(公元前33年 - 约前19年)

昭君的鸾驾,如同一叶承载着帝国和平希望的扁舟,缓慢而坚定地驶向朔风凛冽的北方。车驾过处,山川变换。长安城的繁华富庶渐渐被抛在身后,入眼的景象越来越苍凉。平坦的官道变成了崎岖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