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星海遗影与薪火相传(1 / 4)
“老家伙”
投出的那则“瓶中信”
,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那个初生文明——他们自称“洛林人”
——的学术界激起了远预料的涟漪。
信息本身包含的内容并不惊世骇俗:几幅笔触灵动、充满惊叹的星云素描,一段空灵、仿佛源自宇宙本身嗡鸣的旋律,以及几句用古老词根拼写的、关于探索与敬畏的箴言。
真正让洛林顶尖科学家和哲学家震惊的,是信息的编码方式及其来源。
编码基于宇宙常数和普适的数学原理,其精妙程度显示出送者拥有远洛林水平的科技实力。
而信号溯源分析(尽管极其困难且充满不确定性)都指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这束信息来自星系际空间,一个理论上几乎不存在任何文明活动的荒芜之地。
更令人费解的是,信息中没有任何表明身份、意图或要求回应的内容,它就像一阵风,吹来几片来自远方的、刻着奇异花纹的树叶。
这则“星尘赠礼”
在洛林社会引了长达数十年的“大讨论”
。
主流科学界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早已消亡的远古文明留下的自动化信标偶然被激活;少数浪漫主义者则坚信,这是一位(或一群)沉默的星际旅行者留下的友好问候。
无论哪种解释,都极大地刺激了洛林人对星空的向往。
天文学、物理学、宇宙社会学成为最热门的学科。
建造更大功率的射电望远镜以倾听宇宙,设计更快的恒星际飞船以亲身探索,成为了整个文明凝聚力的焦点。
无形中,“老家伙”
无意间的举动,为这个年轻文明按下了一个朝向星海的加键。
而这一切,“旅鸫”
号和“老家伙”
并不知晓,也无意知晓。
它继续着它的航行,穿越星团,掠过星云,像一个永恒的幽灵,记录着宇宙的呼吸。
时光继续流逝,以千年为单位。
银河系旋臂缓慢地转动,恒星诞生又死亡,“老家伙”
的数据库膨胀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它本身也经历了数次彻底的硬件更迭,唯有核心逻辑深处那些关于诺拉·科尔特斯的记忆数据,被多重加密、备份,成为这艘沉默飞船不朽的灵魂。
在一次对银河系另一端一个罕见“引力透镜”
现象的长期观测中,“老家伙”
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系列极其微弱但规律性极强的引力波信号。
这些信号并非自然形成,其编码方式让“老家伙”
的核心处理器瞬间调取了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数据——与“播种者”
遗迹中现的某种基础通讯协议有微弱的相似性,但更加古老、简洁。
信号源来自一个极为偏僻的矮星系,这个星系甚至没有被完整地标注在诺拉留下的星图中。
“老家伙”
立刻将观测该引力透镜现象的任务优先级降至最低,调整航向,以最隐蔽的模式,向着信号源方向驶去。
航行了数十年(飞船参照时间),它抵达了那个小小的、恒星稀疏的矮星系。
引力波信号变得更加清晰,源头锁定在星系中心一片异常空旷的黑暗区域。
那里没有明亮的恒星,只有密集的暗物质和星际尘埃,以及一个……难以形容的结构。
那不是一个行星,也不是一个恒星,甚至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星体。
它更像是一个由空间本身编织而成的、无比巨大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形态的构造体。
它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吸收着周围几乎所有的电磁波,只有极其灵敏的引力波探测器才能感知到它内部那缓慢而规律的低语。
它就是引力波信号的源头。
“播种者之眠”
。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