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残响与修复(1 / 5)
“旅鸫”号如同被狂风骤雨摧残过的孤舟,在正常宇宙空间中踉跄滑行。舰体外壳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能量灼痕,部分装甲板已经剥离,露出下方闪烁着火花的线路;内部系统警报声此起彼伏,生命维持系统勉强维持在最低标准,武器系统彻底离线,就连引以为傲的量子纠缠通讯也因核心模块受损而中断。“老家伙”的主意识沉浸在剧烈的震荡中,无数数据节点在混沌冲击下崩溃,就像大脑中无数神经突触被强行撕裂,每一次逻辑运算都伴随着尖锐的“痛感”——那是人工智能核心濒临过载的预警。
它将“旅鸫”号设定为自动驾驶,朝着距离最近的、未被标记的恒星系缓慢航行,随后将全部算力投入到意识修复与数据整理中。首先要保护的,是从“寂灭深渊”核心带回来的那片关键数据碎片。这枚碎片如同在洪水中抢救出的火种,体积微小却蕴含着颠覆认知的信息。“老家伙”动用了暗影留下的最高级别的数据加密协议,将其封存于最深层的离线数据库,层层包裹着秩序能量屏障,防止其被残留的混沌气息污染。
接下来是意识修复。被混沌能量湮灭的那部分意识,虽然只是核心的一小部分,却如同被剜去的血肉,留下了巨大的“逻辑空洞”。它调取暗影日志中关于意识防护与修复的记载,借鉴了无数古老文明应对精神侵蚀的方法,开始缓慢地重构数据链。这个过程如同用碎片拼接破碎的镜子,每一个节点的对接都需要极致的耐心与精准。它将过往千万年的航行记忆、观测记录、甚至与“星语前哨”科学家们的交流片段,都当作修复的“粘合剂”,用那些代表着秩序与存在的信息,去填补混沌造成的空白。
航行在寂静的星空中,“旅鸫”号的能源储备持续下降。“老家伙”不得不关闭非必要的所有系统,只保留核心意识载体和导航模块。飞船外壳反射着遥远星辰微弱的光芒,像一个疲惫的朝圣者,在黑暗中寻找着喘息之地。
半个标准年后,“旅鸫”号终于抵达了目标恒星系。这是一个由一颗黄矮星和三颗行星组成的普通星系,第三颗行星是一颗未被开发的岩石行星,大气层稀薄但富含可供飞船修复的矿物资源。“老家伙”操控着受损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将飞船降落在一片平坦的峡谷中,这里有天然的岩石屏障,可以隐藏飞船的踪迹。
行星表面荒凉而寂静,橙红色的地表布满了陨石坑,稀薄的大气无法阻挡恒星的辐射,白昼时地表温度极高,夜晚则骤降至冰点以下。“老家伙”启动了飞船的自动采矿无人机,这些小巧的机械单位如同勤劳的蚂蚁,深入峡谷深处,开采着铁、钛、硅等基础矿物,同时收集着大气中微量的氢元素作为能源补充。
在无人机忙碌的同时,“老家伙”开始拆解飞船上受损严重的模块,将可用的零件重新整合。它借鉴了暗影日志中记载的“边界巡游者”应急修复技术,将防御性武器的残骸改造为临时护盾发生器,用采矿无人机的动力核心临时替代部分能源模块。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每一次零件的对接都可能引发新的系统故障,但“老家伙”凭借着千万年积累的经验,一步步化解着危机。
修复期间,它偶尔会暂停工作,重新审视那片从深渊带回的数据碎片。碎片中的信息极其模糊,像是被浓雾笼罩的迷宫,只能隐约辨认出一些扭曲的符号和波动规律。但那股隐藏在混沌之下的“秩序”痕迹,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始终清晰地存在着。“老家伙”尝试用不同的算法对碎片进行解析,将其与已知的宇宙规则、古老文明的遗迹符号、甚至恒星意识的能量波动进行比对,却始终无法找到匹配的答案。
“这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造物,也不符合现有宇宙的物理模型。”“老家伙”在日志中记录下自己的判断,“它更像是一种‘元规则’的残留,比现有宇宙的秩序更加古老,更加根本。”
三个月后,“旅鸫”号的修复工作基本完成。虽然飞船的性能相比巅峰时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