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关于知青的安置问题一(1 / 2)
孙良田略微一想便惊疑道“你的意思是这帮知青来了就不走了?”
沈明珠回答,“据我了解,至少短时间内会是这种情况,就算有人找到办法离开,照样还会有人来,反正你做好准备。”
“我看公社那边给我的资料,来的这些人,家庭条件可都不错,我以为他们只是走个过场,真要是常住的话,以后工分、户口啥的咋算?”
孙良田想到这些,不禁满脸忧愁。
关乎切身利益,周姥姥立马说道“亲家,你是不是傻,当然不能和我们一样。
想也知道城里人不会干活,总不能他们啥也不干还分大家的口粮,那不就成了”
说到这,她转头问孙芳,“玉娇之前和粥粥说的,就是说他坐着捡现成的,是啥来着?”
“坐享其成。”
“对,就是这个,要是这样,你可别怪我站出来反对,叔叔能忍,她婶子我肯定忍不了。”
沈明珠闻言调侃道“姥,可以啊,最近文化水平显着提高,成语都能张口就来。”
“必须滴,我这脑袋瓜,过去就是没条件,不然现在至少能当个女先生。
知道玉娇为啥这么聪明吗?就是随我。”
孙良田想说你儿子才随你,他外孙女是随他这个姥爷,毕竟自己可是念过初小的人。
她周槐花会啥?怕不是就会给脸上贴金,实际上连字都认不全。
只是这话必然不能说出口,否则今天他未必能走出周家。
。
。
。
。
可他又不愿意继续听这人自吹自擂,连忙插话道“明珠,你这消息准成不?”
“千真万确。
从去年开始,别的地方就陆续分到知青,那时候大家多是以自愿为主,如今却不同,一个个是不走不行;
而咱们大队作为历年来的先进大队,之所以才分人过来,其实就跟好东西攒着用是一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来的人都是家世不简单的主,想必不是托关系就是关系硬。”
得知是这个原因,孙良田包括周姥姥等人都很自豪,别看他们是乡下,日子确实不比城里差多少。
沈明珠接着说道“大队长,你再想想外面的情况?光是咱们县,多少人被清算,别管是真有事还是被冤枉,你不觉得有种‘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感觉吗?”
“你别说,还真有。”
孙芳顿时回忆道“那天,我们去公社,就看到老杨家被拉成一串,头都剃了,听说是给国党送菜,实际上好像就是有人买,他们送上门,但架不住有人举报,这不,全家都被拉走;
我的天啊,你们都没看到,老杨从前相当立正的人,没几天就跟老了好几十岁似的,背都驼了,我和村里人本来还想凑热闹,看到这,也觉得有些不忍,赶紧往回走。”
周姥姥恍然大悟,“我说你最近咋不爱出去逛街。”
孙芳心有余悸道“太吓人,你没现,咱们村的小媳妇都不爱出去逛了吗?感觉哪都没有在大队待着安心。”
周姥姥脸色微变,她突然想起外孙女的身世。
之前对方千叮咛万嘱咐地要保密,她还觉得没必要,眼下无比庆幸自己难得听话。
卖个菜都被抓,要是知道她不敢想下去,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做梦都不能乱说。
沈明珠还以为周姥姥是害怕,觉得小老太太就是外强中干,越觉得周小舅随娘。
跟着安慰道“咱们县领导比较有威望,管理到位,还算能压得住,倒是不必太紧张,大家该过日子过日子,总不能担心呛着就不喝水,再说,大队这边都是八辈贫农,走到哪里,都是根正苗红的身份,要说怕,也是别人怕我们。”
孙良田还是不免焦虑,“要是按你的说法,知青是特意选择来这边,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是为了避祸?我倒不是怕他们生事,就怕大家受其影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