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章 车轮放平,筑京观!(2 / 10)
兵齐齐穿上了甲胄,而且是披全甲。
对于八旗兵来说,所谓披“全甲”,就是披两层甲胄。
内穿铁罗圈甲,外罩扎甲!
铁甲和铁甲也是不同的,各有应用场合。
扎甲由多层金属片以铆钉或皮带串联而成,优点是抗穿刺性强,金属片重叠排列,能有效抵挡箭矢、矛头等尖锐武器的穿刺。
缺点是抗砍劈能力弱,甲片的连接处就是其最大的弱点。
另外,札甲沉重且关节处不好处理,士卒行动不够灵活,通常用于步兵。
铁罗圈甲分内外二层,外层为铁网,内层为牛皮;外层甲片有如鱼鳞,密集分布。
优点是抗切割性强,能分散砍劈力,对刀剑、战斧的劈砍防御极佳。
而且此甲贴合身体曲线,灵活性高,穿上后活动自如,经常被骑兵装备。
不过,铁罗圈甲抗穿刺性能就弱一些了,长箭、弩箭可能穿透环隙,尖锐枪头也有可能刺穿。
赵朔早在十几年前,蒙古军第一次攻打金国时,麾下已经全员铁甲。
时至今日,他麾下八旗军每个人都有三副铠甲:札甲、铁罗圈甲,以及棉甲。
如果下马步战,士卒一般穿扎甲。骑兵出击,则穿铁罗圈甲。
如果天气寒冷,里面还可以穿棉甲。
但遇到这种可能有敌军偷袭需要严加戒备,或者攻城的时候,就可以穿两层铁甲,称之为“披全甲”。此举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增强了防御力。
足足一刻钟,郝端麾下的官兵才披甲完毕。
他们的马也换好了。
八旗官兵一人三马,平时骑乘是一匹耐力甚佳的蒙古马,临战之时会再换一匹阿拉伯马。这匹阿拉伯马受伤、战死,或者长时间鏖战体力不支时,再换第三匹阿拉伯马。
另外赵朔的中军所在,驱赶着大量的马群。平均起来,汉军能达到一人五马的程度。
现在,这些八旗兵换上的,正是体力充沛、高大神骏的阿拉伯战马!
然后,郝端命令道:“第一至第九百户,随我来!第十百户看护马匹。”
“是!”
轰隆隆~~
郝端率领九百铁骑,缓缓向在密林中央的官道上行进。剩下一个百户,驻留原地,看护其他战马。
在他后方三里处,则是史天祥率领的九百铁骑跟随,也留下了一个百户看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