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寒门官员,北疆任职(4000字)(1 / 4)
“王爷英明!”
众将齐声应和,声音震彻云霄,在北疆的天空中久久回荡。
阳光渐渐升高,洒在烽火台上,照亮了士兵们坚毅的脸庞,三色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仿佛在宣告着北疆新时代的到来!
那是一个以联防为盾、以同心为刃的新时代。
五城联防机制顺利落地,烽火台在北疆各城拔地而起,每日辰时的绿色旗帜与袅袅烽火,成了北疆百姓心中最安心的信号。
但顾北并未因此停歇,他深知,北疆的稳定不仅需要坚固的军事防线,更需要清明的吏治与得力的民政官员——若官员腐败、民生凋敝,即便军事再强,也难以长久支撑。
这日清晨,顾北在临时府邸的书房中翻阅各城上报的民政文书,桌上已堆起厚厚的一叠。
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手指捏着文书的边缘,指节微微泛白。
“啪”的一声,他将手中的文书扔在桌上,语气中满是怒火:
“这些世家子弟,当真是把北疆当成了他们敛财享乐的地方!”
“你看这份朔州上报的文书,通篇都在说‘修缮城池进展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可底下附的账目却漏洞百出——修缮城池的木料费用比市场价高出三倍,粮库的存粮数量与实际盘点的数目相差两千石,这中间的差额,怕是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站在一旁的苏瑾俯身捡起那份文书,仔细翻看后,轻叹道:
“王爷,这并非个例。”
“自前朝以来,北疆的官职便多由世家子弟世袭或通过关系谋取,寒门子弟即便有才华,也难有出头之日。”
“这些世家官员在北疆经营多年,早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他们相互包庇,虚报政绩以骗取朝廷赏赐,克扣赋税以中饱私囊,对百姓的疾苦却视而不见。”
“前几日臣巡查云州下属的村落时,还见着有百姓因交不起赋税,被迫卖掉家中的耕牛,日子过得极为艰难,若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怕是要触动世家的利益,阻力不小。”
顾北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街道上往来的百姓——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有牵着孩子赶集的妇人,还有穿着破旧衣服、面黄肌瘦的流民。
他沉默片刻,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不易也要改!”
“北疆要想长治久安,军事与民政缺一不可。”
“世家官员靠不住,我们便自己选拔人才——从寒门中选,从流民中选,从士兵中选!”
“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能为百姓办事,不管出身如何,我都敢用!”
次日清晨,五城的城门处、集市口、军营外,都贴上了顾北亲自拟定的《北疆官员招募告示》。
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
此次招募不看出身、不看家世、不看科举功名,凡年满十八岁、身家清白者,若为流民,只要识字、能断案、懂民生;若为士兵,只要战功赫赫、体恤下属、有管理能力;若为普通百姓,只要熟悉农事、能安抚民心,皆可报名。
报名地点设在云州校场,由顾北亲自坐镇考核,录取后直接任命为五城的主簿、县尉等职,负责民政、治安、农事等事务。
告示一出,北疆百姓与士兵都沸腾了。
以往,官职都是世家子弟的“专利”,寒门子弟即便寒窗苦读十年,也难谋一官半职;士兵们即便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最多也只能晋升军衔,想进入文官体系更是难如登天。
如今顾北的告示,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报名首日,云州校场便挤满了人——有穿着粗布长衫、带着书卷气的流民书生,有身着铠甲、身姿挺拔的士兵,还有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的农夫。
他们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