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五城联防,烽火传讯(4000字)(2 / 4)

加入书签

> “周边城池见到黄旗信号,须在半个时辰内派出至少三千援军,由副将带队驰援,不得有任何延误,哪怕是正在休整的士兵,也要立刻披甲上阵,粮草与武器可在路上分发。”

最后,他拿起绿色的笔:

“绿旗为‘平安’,这是日常信号。”

“每日辰时,各城需准时在城头升起绿旗,同时点燃一小簇烽火,以示城池平安、边境无虞。”

“若哪座城池逾期一个时辰仍未升起绿旗,或是烽火信号异常,周边城池便需立刻派出斥候探查情况,判断是城池遇袭,还是因天气、设备故障导致信号中断,避免误判或延误救援。”

苏瑾仔细思索片刻,补充道:

“王爷的计策周全,但还需加上巡逻与野外信号传递的环节。”

“可规定各城每日派出三组巡逻队,每组三十人,沿边境线不同路段巡查,巡逻范围需覆盖城池周边五十里区域。”

“每组巡逻队除了携带常规武器,还需配备十枚信号弹!”

“红色信号弹对应‘发现敌军’,黄色对应‘遭遇突袭、请求支援’。”

“若巡逻队在野外遭遇敌军,可立即发射对应颜色的信号弹,城内哨兵看到信号弹后,再点燃烽火、升起旗帜传递讯息。”

“如此一来,从野外发现敌军,到城内接收信号,再到五城联动,便能形成无缝衔接的闭环,不会出现‘敌军已至城下,巡逻队却来不及回报’的情况。”

顾北点头认可,手指在舆图上轻轻敲击,当即下令:

“林猛,你从麾下挑选五千精锐士兵,分成五队,每队一千人,今日午后便分赴云州、朔州、燕州、岚州、庆州,抵达各城后,立刻与当地守将对接,负责修建烽火台,烽火台需建在城池最高处,比如云州的北城墙、朔州的望海楼旧址,台高需达三丈,底部用青石垒砌,顶部搭建木质平台,平台四周设防护栏,中间挖掘丈余深的火坑,用于堆放燃料。”

“记住务必在三日内完工,所需的木材、青石、旗帜等物资,可凭我的令牌向各城府库优先调配,若府库物资不足,可临时征用城中大户的木料,事后由北疆官府按价补偿。”

“末将领命!”

林猛抱拳应下,转身便要去安排,脚步急促却不慌乱。

他知道此事关乎北疆安危,片刻也耽误不得。

顾北又看向苏瑾:

“苏先生,你负责拟定详细的《五城联防巡查与信号传递制度》,明确各城巡逻队的巡查路线、换班时间、信号弹使用规范,以及烽火台的日常维护、燃料储备(需每日补充干燥的狼粪、柴薪,确保随时可点燃)、守台士兵的值守制度。”

“制度拟定后,需打印五十份,明日午时前送至五城守将手中,同时安排专人向各城的守台士兵、巡逻队讲解制度内容,确保每个人都清楚信号含义与操作流程,不得有任何含糊。”

“臣明白。”

苏瑾拱手应道,随即取来纸笔,开始草拟制度条文,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条理清晰的条款很快便写满了半张纸。

顾北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向城外连绵的群山。

秋风呼啸而过,带着一丝凉意,他知道,这三日将是北疆备战的关键时期,烽火台能否按时完工,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直接关系到日后五城联防能否起效。

午后,北疆各城便忙碌起来。

在云州,五千士兵分成两队,一队前往城外山林砍伐粗壮的松木,另一队则在北城墙下清理场地、搬运青石。

在朔州,士兵们拆除了望海楼的旧有建筑,用拆下的木料与新运来的青石,重新搭建更高大的烽火台;。

燕州、岚州、庆州的士兵也各司其职,锤击声、砍伐声、士兵的吆喝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