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合时宜的搅局者(3 / 4)

加入书签

内侍的面,这哪里是倒掉一杯茶,分明是将他的脸面狠狠踩在脚下碾磨。

“这杯茶,该敬给北境那些战死的英灵,我李景隆不配代饮。”李景隆将空杯举到齐泰眼前,声音冷得像塞北的寒风。

话音未落,他手一松,青瓷杯“哐当”一声砸在地上,碎裂的瓷片飞溅开来,在寂静的大殿里炸出刺耳的脆响。

“若再有下次,定不饶你!”

齐泰死死瞪着他,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终究是强压下翻涌的怒火,狠狠一甩袖子,转身回到原位,脊梁虽挺得笔直,却掩不住那股子屈辱的僵硬。

“传朕旨意!”朱允炆目光掠过地上的狼藉,像是没看见方才的冲突,抬手拂了拂明黄龙袍的前襟,声音陡然提高,“裴万、周琦等人罔顾国法,竟敢在北境粮草中动手脚,致使军民冻馁,其心可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经曹国公暗中查访,现已证据确凿,着骁骑卫立即缉拿此二人,明日午时斩首示众,曝尸三日以儆效尤!”

“其余涉案人等,尽数流放南疆烟瘴之地,永世不得回京!”

侍立一旁的庞忠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快步赶去通知翰林院拟旨,靴底叩击地面的声响格外急促,像是怕迟了片刻便会引火烧身。

“陛下英明!”齐泰与袁如海几乎同时躬身,声音里满是刻意拔高的赞颂。

齐泰垂着的眼睑下,藏着如释重负的松弛——只要能保住性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李景隆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从喉咙里挤出了那几个字,声音低得像蚊子哼,连他自己都快听不清。

那声“陛下英明”里,裹着多少不甘与愤懑,只有他自己知道。

“既然此间事了,奴才也该回仁寿宫向太后复命了。”袁如海脸上堆着弥勒佛般的笑,对着朱允炆躬身一礼。

“奴才告退。”见天子摆了摆手,他又意味深长地瞥了李景隆一眼,这才迈着小碎步缓缓后退。

直到退出殿门时他才转身,那恭谨的背影透着股说不出的圆融老练。

李景隆望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背影,眉头不由自主地拧成一团。

直觉告诉他,这个袁如海绝不简单。

很快,齐泰也在朱允炆的眼神示意下躬身告退。

经过李景隆身边时,故意顿了顿,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冷笑一声,那嘲讽就像针一样扎过来。

李景隆没有理会,只是将心底的那抹杀意深深藏起。

方才还剑拔弩张的大殿,顷刻间只剩下李景隆和朱允炆这君臣二人。

殿外埋伏的百名羽林卫早已悄然撤离,唯有侍卫统领吕文兴按着腰间佩刀,大步走进殿内,沉默地立在角落里,像尊石雕。

“你我兄弟二人自幼一同长大,你当真不明白朕心中的难处?”朱允炆缓步走下高台,龙靴踩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忧心忡忡地看了李景隆一眼,负着手走出偏殿,望向沉沉的暮色。

李景隆默不作声地跟在后面,垂着眼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

朱允炆这突如其来的亲昵,在他听来只觉得可笑。

“许多事你未曾亲历,故而不懂。”朱允炆站在石阶上,望着夜幕下的宫城,“朕不怪你,但朕想告诉你,朕并非有意包庇谁。”

他抬手按在冰凉的汉白玉栏杆上,指腹摩挲着栏杆上雕刻的云纹:“朕亲眼见过皇爷爷清洗朝野的光景,那血流成河的场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动荡,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朕刚登基不久,根基未稳。燕逆在北平虎视眈眈,北元残部又在边境蠢蠢欲动,这时候若是朝局动荡...”

朱允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