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伴君如伴虎(2 / 3)

加入书签

p>

指尖摩挲着马鞍上悬挂的银枪,枪杆冰凉的触感让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此刻他满心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回家,见见阔别已久的家人。

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不少人已认出他的身份,指指点点的议论声隐约传来。

李景隆不用细听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是如今已能淡然处之。

唯愿这些流言蜚语,莫要波及李家上下。

就在这时,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的街角,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逝。他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少主,怎么了?”福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却只看到熙攘的人群。

“你先回去报个平安,我稍后便回。”李景隆丢下这句话,将缰绳塞给福生,大步朝着那身影消失的巷子走去。

福生想再说些什么,却见他脚步已远,只得望着他的背影叮嘱一声“小心”,牵着两匹马转身向曹国公府走去。

离家时,身边还跟着十几名府中护卫,如今回来的却只剩他们主仆二人。

那些护卫,都已陆续加入北境守军,扛起了戍守边疆的重任。

李景隆曾说过——李家儿郎,没有孬种。

巷道深处。

李景隆缓步走入时,嘴角已漾起一抹熟稔的笑意——那街角一闪而过的身影,果然是特意在此等候的魏国公徐辉祖。

“李兄。”徐辉祖抱拳见礼,久别重逢的时刻,他脸上却凝着几分凝重,冲淡了本该有的热络。

“徐兄。”李景隆笑着回礼,目光扫过巷头巷尾的阴影,眉宇间浮起一丝疑惑,“你我相交,何必如此避人耳目?”

“这都是为了你好。”徐辉祖眉头紧锁,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若让人瞧见我私会于你,消息必定连夜传入宫中,届时你的麻烦只会更大。”

“看来我猜得没错。”李景隆撇了撇嘴,一声冷笑里藏着几分了然,“京中突然流言四起,说我有谋逆之心,果然是因大宁之事而起。难怪刚见面,便先收了我的兵符。”

“你的兵符被收了?!”徐辉祖脸色骤变,双眼猛地睁大,满是难以置信。

“不必如此震惊。”李景隆摆了摆手,神色倒显淡然,“在良乡被羽林卫拦下时,我便猜到会有这么一出。只要北境能太平,有没有兵权,是不是南军主帅,于我而言,实在无关紧要。”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随性:“这世上,比打仗有意思的事,原也多着呢。”

徐辉祖却摇头不止,神色愈发沉凝:“你以为收了兵权便万事大吉?事情远没这么简单!你在北境战无不胜,声威早已震动朝野,军中威望更是今非昔比。”

“消息传回京都时,满朝文武赞声不绝——这光景,与当年朱棣跟着勋贵老臣们北上抗元初期,何其相似?!”

“陛下见了这般局面,怎能不多心?”

李景隆闻言,眉头骤然蹙起,眉宇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愠怒:“所以,这便是我被突然下旨召回的缘由?”

“不...”徐辉祖再次摇头,语气加重了几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你方才说对了一半——最不该的,是你去了大宁,还与宁王走得太近!一个亲王,竟心甘情愿受你调遣,带兵收复了遵化、永宁二城!”

“你连当朝亲王都能驱使得动,陛下如何能安睡?何况陛下本就决意削藩,你让宁王立下平燕之功,将来轮到他时,陛下该如何自处?”

“若是仍然强行削藩,岂不是寒了北境将士的心?朝中百官也会质疑,你这是把陛下架在火上烤啊!”

徐辉祖的话像重锤敲在心上,李景隆不由得沉默了。

当初他只想着阻止宁王与朱棣结盟,能少些生灵涂炭,早日平定叛乱,的确没往这层深远处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