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我只尝一口(3 / 4)
小节点。在这个新世界里,牛粪作为燃料并不陌生,但系统收集、分类晾晒,却是他带入的新实践。一项原本不登大雅的活计,如今被乌卢卢和族人变成了可以传承的日常——它节省木柴,支撑火堆,在严冬到来之时,也将成为纳加吉瓦纳昂抵御寒冷的无声火种。乌卢卢擦着额头的汗,望着堆积如山的粪垛,心想:漓总是这么聪明,这些臭东西,说不定还能有别的用途呢!她转头看向湖面,那里冰层渐厚,捕鱼的族人们正砸开冰窟,动作艰难而缓慢。
与此同时,李漓的目光投向湖面。寒风中,湖水已结成薄冰,泛着微蓝的光泽,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灰蒙蒙的天空。冰层日益加厚,捕鱼愈发艰难,湖岸上原有的鱼叉与骨钩渐显笨拙无力。李漓心知,要熬过这个冬天,仅靠传统方法远远不够。李漓回想图勒人的故乡,那冰封的北极海域,他们用鲸须编网捕鲸,效率惊人。如今,何不借此一用?
李漓召来了在这个新世界迎娶的另一位妻子伊努克。伊努克如常身形笔直,眼神犀利如极北的晨星,手持铁鱼叉,链甲在风中微微作响。“伊努克,”李漓沉声道,“把你们的鲸须都拿出来。”伊努克微微一怔,那一瞬间,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警觉——鲸须,是图勒人最珍贵的北极之物,带着海与冰原的秘密,每一根都承载着故土的狩猎记忆。但伊努克未多问,仅点头而去,不久便带回一束束长而柔韧的黑色须条。那是巨鲸的口须,纤细而坚韧,能在极寒之中保持弹性,图勒人历来将其用于编弓、织网,甚至缝制防风衣物。阳光照在须条上,闪出暗银般的柔光,仿佛来自冰海深处的丝绸,触手微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韧性。
“我要你们用它编渔网。”李漓解释道,“鲸须耐寒不裂,弹性极佳,可捕大鱼,用兽筋混织作支架,效果最好。网眼要均匀,够大,能抓那些深藏冰下的大家伙。”伊努克听后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应允。她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女猎手们,一群沉稳有序的女子迅速行动起来,在湖边的火堆旁坐成一圈,手指灵巧如织女,穿梭于鲸须与兽筋之间,低声吟唱古老的图勒捕鲸歌谣,歌声低沉而节奏感强,如北风掠过冰原,带着一种原始的韵律。李漓也亲自上手,参与设计网眼结构,将每张网做得宽而坚韧。须条与筋索交织,在风中轻颤,仿佛一层编织着北极传说的冰丝。妇女们围观学习,有的试着上手,动作生疏却热情高涨:“这须条真神奇,不像兽筋那么脆!”伊努克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微笑:“我都不知道,鲸须还能这么用。”
几日后,首张渔网在冰窟口试用。众人屏息围观,李漓亲手撒网入湖,鲸须网如一张巨大的蛛丝般展开,沉入冰下幽暗的水域。不久便见冰下波光闪动,鱼影如银箭般游弋——一网拉起,数条肥硕的鳟鱼银光闪烁,在须条之间奋力挣扎,鳞片反射着寒光,溅起水花如珠玉四散。冰面上立刻爆发出欢呼声,孩子们奔走相告:“网住了!大鱼!”妇女们笑逐颜开,那张鲸须之网成了希望的象征。“快熏干它们,堆进烟棚里!”有人高喊。妇女们迅速起锅生火,准备将这些战利品腌制、熏干,以备严冬之需。烟雾升腾,鱼香弥漫,湖边如一场小型庆典。李漓望着这一切,心想:这不仅仅是一场捕鱼术的革新,而是一场文明的碰撞与缝合。铁器、鲸须、牛群——这些远自欧亚、北极的工具与理念,正悄然渗入这片大陆的血肉。而他所带来的,不只是生存的手段,更是命运的改写工具。但冬天还长,风暴未止,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李漓的围捕行为欣然接受。兽栏外,几个部落长老聚拢在火堆旁——他们脸上沟壑纵横,腰间垂挂着铜饰与兽牙,目光中满是忧虑与不安。烟斗在他们指间传递,吐出的烟雾如幽灵般缭绕在寒风中,带着淡淡的枫叶烟草香。“那些野牛是大地之灵的化身,”一位鹤氏族的长老喃喃低语,白发在风中轻颤,如湖面的涟漪,“整群围捕,是对曼尼托的亵渎,冰雪会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