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交锋(2 / 3)
提起这件事她就生气!
如果不是柳憕买通乐府管事打开暗门,蛮人哪能乘隙而入?王扬差点都没回来!
若是他没咎由自取,被蛮人掳走,她必向柳伯伯告状,好好打他几百棍!
王扬见谢星涵怒了,也不敢直撄其锋,先是旗帜鲜明,跟着附和了几声,然后苦笑道:
“不过毕竟是我们是一起遇险,我回来了,他没回来”
见谢星涵愤愤不平,又要开口,马上补充道:“并且我叔父相邀同行,我也不好推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权当是游历,顺便增些见闻,也没什么不好。”
谢星涵默然,星眸微垂,似是认可了王扬的说法。
正当王扬以为“过关”
时,谢星涵突然抬眼,盯住王扬,瞳孔微微收缩,像是正一寸寸地丈量王扬眼底的每一丝情绪:
“你说的是真话吗?”
谢星涵狐疑问道。
这这突然这么有压迫感是怎么回事?!
王扬不好意思地笑道:
“也不全是真话了,其实我也想借此机会,立些功名。”
王氏说谎法则第二十三条:聪明人喜欢抓谎,那就给他们一个拆穿小谎的机会吧!
谢星涵果然被蒙住。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
她之前就猜测过王扬这么做很有可能是为了前程。
无论是顺巴东王的意,还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族叔亲近亲近,又或者借此立功,积攒资望,为将来入仕铺垫,都是王扬“凌云一寸心”
的表现。
更何况如果能借此机会,和柳憕化敌为友,交好柳家,那对于王扬今日后的仕途,可谓大有裨益。
只不过
“其实以公子的才学,凭经学入仕根本不难。
公子是担心自己摇动古文尚书,所以会被国子学黜选?”
国子学中分经立博士。
其中古文尚书一门便有孔、郑两家博士:一家研究孔氏传(即孔安国为《尚书》作的传,也叫孔传),另一家研究郑玄的《尚书注》。
两大博士官全都立身于《古文尚书》,多少弟子凭此晋身?可以说,这里是《古文尚书》的大本营。
王扬驳古文尚书为伪书,岂能被容?所以他们一定会全力阻住王扬入国子学。
天下郡学那么多,每年郡选生如过江之鲫,都是各地拔尖的学子,但被国子学收录者廖廖。
本来以王扬家门学问,是一定入选的。
都不用说别的,只凭琅琊王氏四个字,就已经一只脚跨入门里的。
但这一次不然。
谢星涵也是今日才知晓,白虎道场论学三都讲之一的沈驎士,已去国子学状告王扬非毁圣人典谟,要求削其学籍,结果被新任国子学博士杜乾光骂了个狗血喷头。
孔、郑两家古文博士下场,杜乾光也丝毫不怯,以一战二,官司直接打到太常,虽然学籍暂时没削成,但到了郡选时,阻力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到时待选生那么多,一旦最后为了调和矛盾,黜落王扬,下次再选,可就是三年之后了。
刘昭是仁诚君子,他以为只要他报上去,凭王扬的学识,凭那几卷著述,便是古文尚书的博士也得心服。
可谢星涵知道,远不会这么简单。
她每次跟王扬提国子学的时候,王扬都对这个话题不太热衷,不知道是已经猜到此中艰难,还是说对国子学有些心灰意冷?
这一次也一样,王扬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头,而是拨开纱帘,向车外望了望:
“差不多了,前面路口停就行。”
谢星涵收回思绪:“你先陪我去个地方。”
“今天不行,今天我有事。”
“不会用很长时间的。”
王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