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麈尾争夺战(1 / 2)

加入书签

王羲之曾经做过军将军,所以别称王军。

南北朝时世家大族甚重家讳,所谓家讳便是父祖的名讳。

不仅不便直呼自己父祖的名讳,当着别人的面,也不好提及那人父祖的名讳,否则可能会被视为冒犯。

本来家讳的范围很窄,只限於父丶祖两辈之名,但为表尊敬,也有旁及先祖之例。

所以颜幼成用的是官职代称,王扬此前替乐小胖给谢星涵写信,称谢安为“谢太傅”

,而不是直呼其名,其中道理是一样的。

王扬道:“惭愧,先祖名闻天下,只是我这一支家道早落,说起来实在愧对先人,不提也罢。”

说到伤心处了,你们总不好问了吧。

谢星涵樱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麽,却按捺住没有开口。

关於王扬家中没落一事,颜幼成早就心中有数。

因为琅琊王氏贵盛的支脉大多集中在京都建康,这些子弟就算要走经学这条路,也不会入地方郡学,而是直接进国子学。

这王扬在荆州郡学读书,显然出自地方上的旁支,只是他没想到,此人居然是王羲之的後代!

但王羲之的後代怎麽跑到这儿来了?

颜幼成还是有些好奇,只是王扬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那再问就有点得罪人了,便宽慰道:“咱们衣冠之家,起落之事常有,以王兄的才华,一定能重振家业。”

谢星涵在一旁道:“说得像你知道他的才华一样。”

“王兄当然有才,不然四娘子哪能邀王兄参加清谈?我听说长城公主想和你清谈,你一直不允,怕是瞧不上公主的学问吧。”

“我可没这麽说。”

谢星涵捧起茶盏,眉睫微垂,宁静之中,透着一股难言的清贵之气。

“那就算我说的吧。

四娘子当世才女,高标自持,能入四娘子法眼的能有几人?说起来就连我也曾差点败在四娘子手上。”

谢星涵放下茶盏,静静说道:“去掉‘差点’两个字。”

颜幼成急道:“就是差点!

我那日是头疼——”

“嗯,连续两次头疼。”

“你不头疼你不知道!

我是专门找过医家看过,还用了药的!

若非头疼,我怎麽可能不继续谈下去?锺会的《四本论》我从小倒背如流,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我批点几过,为什麽说‘心有盛衰,声亦隆杀’”

然後整个廊厅都回响起颜幼成滔滔不绝的声音。

王扬心想,这哥们儿是真能侃,不过听他言辞,确实有点东西。

谢星涵则淡定饮茶,一副充耳不闻的姿态。

陈青珊听得烦了,呼吸声微重。

王扬回头小声道:“要不给你找个座位,你去坐吧。”

陈青珊摇了摇头,既然答应做护卫,就要尽职。

庾易则面带微笑,不说话,只做看客。

“那次跟济阳江氏三兄弟谈,来回多少番?那是谁也不认输啊!

最後我一言而决!

一句话!

就一句话!

定了乾坤,你们猜是哪一句?”

“是哪一句?”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颜幼成正说得眉飞色舞,突然不远处来一道声音。

颜幼成大喜,站到道:“是文深兄到了!”

一个面貌英俊丶贵气十足的青年男子走来,皮肤白皙,紫服玉带,身後跟着四个随从。

这是参加今日清谈的最後一人。

南朝一流高门,河东柳氏的公子,柳老国公的爱儿,王馆学祭酒柳惔的宠弟——柳憕柳文深。

他先和庾易叙礼,又向谢星涵问好,然後和王扬寒暄了几句,最後笑问颜幼成道:“安康,你继续说,定乾坤的是哪一句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