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恶逆之罪(2 / 3)

加入书签

的人碰面了,还会停在这个破地方?!”

王扬摇头晃脑地吟了那句《诗经》并非是吊书袋,而是通过这个细节彰显自己的身份。

东晋南朝尚文轻武,世家子弟多以文义相尚,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一无钱请师,二无钱买书,就算有心学习也学不起,学了也几乎没有上升通道。

这便是所谓的“知识垄断”

此时尚处於门阀时代,与科举后庶民阶层兴起不同。

王扬若是穿越到唐宋,那吊这句书袋也就没什麽意义了。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更关键的是王扬说的最後一句话,这句话看似随口吐槽,其实是一个重要伏笔。

王扬暗示众军士:我二叔已经派人来接我了!

就算你们想杀人灭口,也得考虑一下风险。

果然,王扬一说完,众军士看他的眼神就变了。

震惊中带着一丝敬畏,当然,还是掺杂了些许疑虑。

俊少年心中忿忿不平:怎麽他念诗就有人听,我就没有!

主角难道不是我吗?!

杜甫的诗难道不比他那句连字数都不整齐的《诗经》好吗?!

继而又想,原来琅琊王氏这麽厉害,竟把他们都吓住了。

什长咽了口口水,试探问道:“那你身上有能证明身份的文书吗?”

语气和之前已迥然不同。

王扬皱眉斥道:“没听我说话吗?我途中遇贼,连衣衫车驾都不能保,遑论文书?”

什长为难道:“可这没有凭证”

王扬一脸不耐烦地打断道:“谱牒户籍为证,如何说没有凭证?你尽管去查。”

别说王扬是琅琊王氏,一等门第。

就算是一个末流士族,什长也万没有权力去查什麽户籍谱牒。

正不知所措之际,王扬打了个哈气:

“算了,我也不为难你,就给你个凭证吧。”

他看向那个叫丁九的军士说道:“你,去给我捡根树枝来。”

丁九向什长投去询问的眼光,执矛黑汉向什长道:“我去吧。”

什长点头,黑汉快步去捡树枝,一连捡了三根以供王扬挑选。

黑汉走到距离王扬三步的位置停下,把长矛靠在肩上,躬身弯腰,双手递上树枝,态度甚是恭敬。

丁九有些不悦,心想早知如此,自己当时不如直接去捡了。

王扬在现代礼仪的规范下,礼貌用语已成本能,刚要说句道谢的话,可想起自己正假装的身份,便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他随手抄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众人都伸长脖子看去,刚开始以为他要写字,後来又觉得他像是在画画。

其所画之图钩折曲回,纹理琐细,中间还有小字镶嵌,图案甚是繁复。

“这这是符咒?!”

什长与几名军士惊道。

王扬把树枝一扔,说道:“看清楚,这可是天师道最正宗的通光符。

我琅琊王氏世传天师道,这个你不会不知道吧。”

王扬画的是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之敦煌道符,说来惭愧,这也是他唯一会画的符咒。

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说,王扬最精通的其实是儒释两家,道家排在最末。

所以什麽“天师道最正宗的通光符”

云云,完全是蒙人的说辞。

但琅琊王氏世传天师道可是由陈寅恪先生考证过的。

那些军士们当然未必知道此事,但他就是要用这些“栩栩如生”

丶“理直气壮”

的细节,唬住这些兵!

东晋南朝虽盛行佛道,但普通百姓所知有限,即便勉强认出了符咒,但哪里能知道什麽“通光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