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指控2(1 / 2)

加入书签

走出勤政殿,正对殿门口的月亮格外的圆。

“皇妹倒是沉稳了不少。”

宋华安试图用手掌丈量月光,“大理寺的那些衙役是被处死了吗?”

“自然,她们犯了错,也说不出幕后主使只能赐死。”

“是吗?若是她们真的没有主使呢?”

宋清怡转身面向她,“皇妹这话我不明白,但她们确实犯了错。”

宋华安揉了揉干涩的眼睛,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皇姐,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宋清怡看着宋华安走远的背影,心底的不安越强烈。

第二天一大早,宋华安不再是只身呈奏,她身后跟着数名小太监,抬着几口沉甸甸的樟木箱。

“陛下!

儿臣前奏临川府科举舞弊案,经连日详查,现此案绝非孤例!

朝中数十位官员科举考卷存疑。”

话音未落,殿内明显乱了起来,不少官员脸色骤变。

宋华安不待他人反驳,径直命人打开箱笼,取出里面分类整理好的卷宗,

“此为现任户部侍郎赵文,童试试卷与会试朱卷笔迹比对,判若两人!

据其同窗证言,赵文年少时资质平庸,次乡试落榜后,其家族通过‘白鹿书院’山长,与当时临川知府往来密切,次年便高中!”

她又举起另一份,“此为御史台周戚乡试文章与其就读之‘青阳书院’山长私藏讲义如出一辙!

儿臣请问,此乃名师出高徒,亦或是……另有玄机?”

一桩桩,一件件,对比清晰的笔迹录副、证人的画押供词全都板板正正展开铺在大殿中央,从御前一直铺到了殿门。

上至三省下至漕运史都有涉及,大大小小共二十多个官员。

昭武帝左手撑着脸颊,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神色各异的臣子,最后落在昂立在一推证据中的宋华安身上,良久,缓缓开口,

“众卿,安王所奏,尔等有何话说?”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被点到名的户部侍郎赵文,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被身旁同僚勉强扶住。

御史周戚更是浑身颤抖,额上冷汗涔涔,不敢抬头看向御座。

其余没有被提及但心中有鬼的官员,亦是人人自危,目光躲闪,先前或质疑或愤怒的气势荡然无存。

众人看着脚边铺着的卷宗,下意识挪动远离,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清白一些。

这已不是一府一地的个案,这是动摇国本、席卷朝堂的巨大丑闻!

“陛下!”

吏部尚书温温戚淑嗓音嘶哑,“安王殿下!

这些……这些证词、笔迹比对,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人恶意构陷?科举试卷乃机密,殿下如何轻易调取?民间证言,岂可尽信?此乃动摇国本之大事,岂能仅凭这些片面之词便定朝堂重臣之罪?!”

她的话引来一片低低的附和声,尤其是那些与涉事官员,如同即将溺亡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闻言,宋华安笑了,她转身面向温戚淑,“温尚书问得好!

请恕本王直言,笔记是否同一人所为,请殿上任何一位精通书画的大人上前一观,自有公断!

至于所有调取的朱卷、档案,皆于吏部重重监管之下,想必尚书大人对于这些东西的真假也是了然于心!

哦,对了!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郑尚书,在吏部纵火的凶手抓到了吗?说来也巧,我要调取官员档案的时候,吏部突然就着火了,要不是我提前拿出了一部分,想来诸位也看不到现在这一幕。”

说着,宋华安似笑非笑的凑了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吏部和这些科举存疑的官员有什么勾结呢!

您说是吗?温尚书!”

“安王!”

宋清怡猛地出列,神情严厉,“温尚书乃朝中老臣,没有证据怎可胡乱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