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天人永隔的爱人二十三(1 / 4)
谈及苏轼,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他那被誉为“千古绝唱”
的《江城子》,这悼妻词中深情与哀思交织,映照着我当下的心境,不禁让我心生戚戚。
幸运的是,清婉并未察觉到我情绪的微妙变化,依旧满怀期待地催促我继续讲述西湖的故事。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继续为她描绘起白居易修筑白堤的壮举,以及堤上“平湖秋月”
与“断桥残雪”
的绝美风光。
随后,我又讲述了杨孟瑛主持修造杨公堤的传奇,以及堤上“花港观鱼”
与“雷峰夕照”
的动人景致。
听完我的讲述,清婉感慨万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们才是真正的好官啊。”
她温柔地转头望向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关宏军,无论你将来官做得大小,心里一定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即使不能名垂青史、千古流芳,也千万不能成为遗臭万年的恶官。”
这句话,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
在我未来的宦海生涯里,我始终谨记朱清婉的这番嘱托。
虽然未能创下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无论是在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顺境之中,还是在身处江湖之远、历经风雨的逆境之时,我都未曾忘怀那份对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
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承诺,更是对清婉那份纯真而深沉情感的最好回应。
在西湖的见证下,我们的爱情与信念,也会像那些流传千古的佳话一样,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接下来,我计划前往萧山一次,那里汇聚了众多知名的钢结构企业,它们所生产的轻型钢结构与建筑幕墙,无疑是我们开区内建造厂房最为便捷、实用且高效的选择。
自来到开区以来,每次目睹工地上繁忙的建筑景象,我的心中都会萌生一个念头——引进一家钢构生产厂家。
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实现招商效果,还能使厂房建设显着提升效率、缩短工期,并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这个念头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悄然生根芽。
而此次陪同清婉游玩的契机,终于让我得以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当我向清婉透露这一计划时,她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尽管我心疼她旅途疲惫,建议她留在酒店休息,但清婉却坚持要独自前往灵隐寺求签拜佛。
我半开玩笑地说她也开始迷信了,她却认真地告诉我:“心诚则灵,不要乱说。”
原来,她并非为自己求运势,而是想为女儿曦曦祈求一个光明的未来。
那一刻,我被她深深打动,也许这就是母爱吧。
招商引资的事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将此事落实却困难重重,我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于是,我决定采取稳健的策略,先前往萧山经济技术开区管委会进行接洽。
接待我的工作人员极为热情周到,他的态度让我倍感温馨,使我对浙江人的工作热忱和工作效率有了充分的认识。
在表明我自己的身份并说明来意后,他十分热心地为我引荐了一位管委会的副主任。
这位姓郑的副主任恰好是东北老乡,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在开区工作。
这份意外的老乡情谊仿佛一道桥梁,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他说:“关老弟,咱俩同为开区管委会工作,都肩负着‘引进来,走出去’的重任。
我们这里有先优势,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先进的东西推广到全国,我们是责无旁贷,这样才能全国一盘棋,实现共同展。
你这次不请自来地主动出击,真的让我深受触动。”
我谦逊地回应:“虽然同在开区任职,但级别不同,我怎敢与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