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铁矿石战争(2 / 3)
关键的是,犹撒币结算体系使得华夏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和金融制裁的潜在威胁。华夏每年花几千亿犹撒币进口铁矿石,如果全都用犹撒币,那等于把华夏整个钢铁行业的命根子,都交到了犹撒人手里。
犹联储那边随便打个喷嚏,华夏这边的进口成本就得跟着感冒。
这种日子,谁过谁难受。
为了逆天改命,华夏人下了一盘大棋,来了个四步走。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内卷。
三年前,华夏就成立了华夏矿产资源集团,由集团整合华夏钢企分散的采购需求,代表华夏钢铁行业对外谈判,整个华夏只发出一个声音。由于手握着全行业的巨量订单,谈判中的话语权自然更强。
集团成立以后,以前那种某些钢厂因为一己私利破坏联盟的现象被彻底杜绝了,铁矿石的价格也迅速从历史高点一路跳水,来到了一百零三犹撒币一吨。
二是推动供应多元化,华夏造出了四十万吨左右的干散货船,和能停靠这种货船的深水码头,比如华南的湛江港,华东的青岛港、唐山港,还有东北的大连港。这种大船一次装货是澳洲航线单船装货量的三倍,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三是华夏在秘鲁投资建设了钱凯港,还建成了连接秘鲁和巴西的两洋铁路。钱凯港位于太平洋的东岸,以后巴西的铁矿可以通过两洋铁路直接运到秘鲁装船,这样,价廉物美的巴西铁矿就能通过太平洋航线回国了,大大缩短了航线。
更重要的是,巴西人愿意接受华夏币结算,也愿意用巴西的铁矿石交换咱们的铁路技术,或是汽车、电器等工业产品,这样就绕开了犹撒币结算体系。两国之间的外贸自己就形成了一个以人民币交易为核心的双循环。
这样一来,哪怕矿石加上运费比澳洲那边高那么一点,也是完全值得的。
2025年9月30号,华夏矿产资源集团与巴西的淡水河谷签署了每年五千万吨的长期供应协议。这绝不是巧合,正是华夏“铁矿石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就是锁定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几年前,华夏投资了西芒杜铁矿,这在全球未开发矿床中是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今年已经正式投产了。
首船西芒杜矿石已经在前几天运抵了华夏,这就彻底动摇了澳矿的垄断地位。
2025年的续约谈判中,必和必拓要求将铁矿石的长协价上调百分之十五,每吨的价格涨至一百零九点五犹撒币,而当时的现货价已跌至八十犹撒币左右。若按此价格执行,华夏每年将多支付超过两百亿犹撒币。
最重要的争议点还是在结算方式上:华夏要求改用人民币结算,但必和必拓坚持用犹撒币计价,拒绝接受华方提出的条件。
倒是力拓早就看清楚了胳膊拗不过大腿的事实,二话不说,当场就签了单子,脸上还笑呵呵的。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同样是在2025年9月30号,华夏矿产资源集团强势出手,直接掀了桌子,全面暂停以犹撒币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的采购,甚至包括已启程在途的运输船只。
必和必拓的股价应声暴跌,必和必拓的市值瞬间蒸发了数十亿犹撒币。迫于巨大的市场压力,10月9号,硬气了三十年的澳矿巨头必和必拓最终放弃铁矿石的涨价诉求,并部分接受了人民币结算。
双方协议:约占bhp对华夏销量百分之三十的现货贸易部分,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改用华夏币(Rb)结算,采用华夏港口cFR(到岸价)定价方式。
至于长期协议(年度合约):2026年合同仍暂以犹撒币计价,但设置“观察期”。若华夏铁矿石价格指数(比如“北铁指数”)的市场接受度达标,将正式启动人民币定价谈判。
从石油到矿石,华夏正在一步一步地拿回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持续了几十年的铁矿石战争也即将至此结束。
一旦华夏熟悉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