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3)
着城下还躺在地上的配重道:“不过这机子也有缺点——发射太慢了。刚才推下去一个配重,现在要把它再提回城墙,要么四五个人一起拽绳子,要么靠绞盘慢慢绞,算下来装弹、提配重,一盏茶功夫都未必能发第二发,真要是蒙古兵大批推进,怕是拦不住后续的人。”
这话点醒了众人,刚还兴奋的军匠们瞬间蔫了,有个年轻军匠挠着头嘀咕:“是啊,射程是够远了,可慢成这样,打一发歇半天,也不顶用啊。”就在这时,人群里一个瘦小的军匠突然往前站了一步,声音不大却很清亮:“军师,我倒有个法子!咱们不用每次都提那一块配重,不如在绳子尾端装个铁挂钩,再多预备个三五块六十斤的配重,都搁城墙上摆好。第一块配重推下去发射完,咱们不用去提,直接把挂钩从旧配重上摘下来,勾住旁边备好的新配重,绳子一绷直就能再推,等仗打得缓了,再回头用绞盘把城下的配重一起提上来,这不就快多了?”
这话一出,黄蓉眼睛当即亮了,快步走过去,伸手拍了拍那军匠的肩,又转头喊来亲兵:“快取五十两赏银来!这小兄弟脑子机灵,解了机子的大难题,必须重赏!”亲兵很快取来银子,递到那军匠手里,他还没反应过来,黄蓉竟笑着伸手把他轻轻抱住,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语气爽朗:“好小子,这主意太妙了,比赏银还管用!”
那军匠瞬间涨红了脸,手里的赏银都差点没拿稳,站在原地手足无措。周围的军匠们更是炸开了锅,羡慕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有人忍不住低声感叹:“五十两赏银都不算啥,黄军师的亲吻才是真宝贝,这辈子都未必能得一次!”“可不是嘛,早知道我也多琢磨琢磨,这福气也太让人眼馋了!”
黄蓉听着众人的议论,笑着摆手:“往后谁有好主意,不管大小,都尽管说,只要能帮着守关,赏银、夸赞都少不了!咱们就按这小兄弟说的办——挂钩要选厚铁打的,勾口处再焊个小插销,防止脱落;再赶制四块同重量的铸铁配重,顶端都焊铁环,半个时辰内搞定,咱们再试一次!”
军匠们立刻动起来,连刚才羡慕的人都主动搭手,厚铁挂钩、插销、带铁环的配重很快备齐。装好后再试射:第一块配重推下,发射完摘钩、勾新配重,前后不过两刻钟就完成了第二发,比之前快了近一倍!黄蓉满意点头:“这样就实用多了,后续再把挂钩和配重的衔接磨顺滑些,还能再省点时间。”老军匠看着眼前的机子,忍不住叹道:“射程远、改完还不慢,军师和小兄弟这一搭一配,这机子才算真的成了!”黄蓉让人把“装铁挂钩、备多块配重”的改进方法,连同操作规矩、射程数据一起记好,补充道:“配重别超七十斤,挂钩插销每次发射前都要查,这些细节不能漏。”
解决了特殊投石机的事,黄蓉才回头盯常规配重机的收尾——让军匠在投石臂尾端装“配重架”,先填五十斤石块试重,又在支架两侧钉梯形木挡块,限定四十五度抛射角,还加了复位绳缩短装弹间隔。每试一次,她都蹲在地上用炭笔记录:“配重五十斤、石弹十斤,射程一百二十步(约180米);配重六十斤、石弹十斤,射程一百五十步(约225米);石弹换二十斤,射程减至一百步(约150米)。”数据记得清清楚楚,为完善“射表”打基础。
午后日头正烈,她也没歇,把投石机、床弩的四十余名操作手都叫到城头,铺开浸过桐油的粗纸,把连日记录的投石机数据(重点标注特殊款“配重搁城墙、离地六尺绷绳、最大射程一百八十丈=540米——此数最初为随口预估,试射精准达成;初始发射慢,后经军匠提议加装铁挂钩、多备配重,效率提升近一倍,提议者获五十两赏银及军师夸赞”),连同床弩的角度射程对应关系,一起画成“射表”,又特意强调操作细节,让所有人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换配重、精准发射,天已擦黑。
夜里的议事厅,又被改成临时药帐,黄蓉让人拿来三七、蒲黄、当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