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古墓岁月:孤灯照影,命途伏笔(1 / 2)
(一)闺房梳忆
(场景:终南山活死人墓,小龙女闺房。石壁砌成的屋内不见天光,唯靠一盏孤灯照明,灯芯燃得极缓,昏黄光晕只堪堪笼罩住半张梳妆台。台上摆着一把牛角梳,梳齿光润,是用了多年的旧物。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草药香,混着石壁的清冷气息,安静得能听见灯花偶尔爆裂的轻响。)
孙婆婆坐在梳妆台前的矮凳上,手里攥着那把牛角梳,动作轻柔地梳理着小龙女的长发。十七岁的小龙女垂着眼,因常年修习古墓派内功,周身气息清灵,模样瞧着比实际年龄小上不少,倒像个十三四岁的少女——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肌肤白得像墓里的寒玉,连发丝都泛着淡淡的光泽,只是脸上没什么表情,安静得像尊玉雕。
只是她的体质又与寻常少女不同,虽瞧着身形纤细、面容稚嫩,胸前却已显玲珑曲线,与这副少女模样形成了微妙的反差。且早在一年前,月信便已如期而至,只是古墓中无人细教这些女儿家的事,全靠孙婆婆悄悄备下干净的布巾,细细叮嘱几句,才让她懵懂地应对过去。
“慢些,莫扯疼了你。”孙婆婆的声音带着老人才有的沙哑,梳齿轻轻划过发间,避开打结的地方,“你这头发又长了些,再过些时日,怕是要及腰了。”
小龙女没应声,只是微微偏了偏头,让孙婆婆梳理得更方便些。孙婆婆看着镜中少女清冷又带着几分稚气的模样,想起十七年前的旧事,忍不住叹了口气:“还记得那年,又是刮风又是下雪,你躺在重阳宫外的雪地里哭。重阳宫的道人把你抱起来,小小的一团,裹在破旧的布包里,连哭都没力气。那会儿重阳真人已经仙去,全真七子围着你,左商量右商量,都说修道之人抚养女婴不便,正没个道理处置时,我瞧你可怜,便把你抱回了这墓里。”
她顿了顿,梳齿顿在发梢,眼神里满是怜惜:“你说你,打小就不知道爹妈是谁,要不是襁褓上绣了个龙字连你本来该姓什么都不知道,现在这个名字是你师傅后来取的。好不容易有师傅疼你,可她老人家也走了七年多了,只剩咱们一老一小在这墓里守着。”
小龙女的指尖轻轻攥住了衣角,这是她极少有的情绪外露。师傅的模样在她脑海里已经有些模糊,只记得师傅总穿着素色的衣裳,教她练剑时动作很轻,还会在她练累了的时候,给她递一杯温热的草药茶。可这些记忆,都随着七年的时光,变得越来越淡。
“师傅要是还在,定会夸你剑法练得好。”孙婆婆察觉到她的异样,连忙换了话题,手里的梳子又动了起来,“前几日见你练‘玉女素心剑’,招式又稳了些,比你师傅当年初学的时候,还要灵巧几分。”
小龙女这才轻轻“嗯”了一声,声音清清淡淡的,像墓里的泉水。孤灯的光晕落在她的发间,梳齿划过的地方,长发顺滑地垂在肩头,遮住了胸前的曲线,只显露出少女的单薄。孙婆婆一边梳,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再过些日子,得给她做件新衣裳了,去年的那件领口窄了些,料子也该换块软和的,才配得上她如今的模样。
屋内又恢复了安静,只有梳子划过发丝的轻响,和灯芯燃烧的细微声响。小龙女望着镜中自己的倒影,瞧着那张略显稚嫩的脸,又下意识摸了摸腰间——那里藏着孙婆婆给她备的布巾,是她身为女子的小秘密。她忽然想起师傅曾说过,等她长大了,若想出去看看,便可以离开古墓。可她看着这熟悉的石壁,闻着熟悉的草药香,又想起孙婆婆的白发,心里忽然没了出去的念头——这里虽冷,却是她唯一的家。
(二)未来暗涌
(场景:终南山活死人墓,小龙女闺房。孤灯依旧如豆,昏黄光晕将梳妆台映得朦胧,孙婆婆刚梳好的长发垂在小龙女肩头,柔顺得泛着微光。石壁缝隙里偶尔渗进一丝夜风,带着墓外的凉意,却吹不散屋内的静谧。)
小龙女指尖轻轻抚过衣角的素色绣纹,心里忽然冒出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