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郭府暮夏 琴音伴柴藏心意旧人归处盼新程(1 / 2)

加入书签

(场景:郭府后院的梧桐树下,未时的日光穿过叶隙,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孙婆婆坐在石凳上,手里摩挲着从古墓带来的旧帕子,眉头微蹙,望着院墙外的方向——自从来了郭府,她总惦记着古墓里的陈设,那地方终年不见天日,石壁冰冷,连风都透着寒气,久无人打理,怕是要积满尘埃。

“龙儿,过来,婆婆给你梳梳头。”

孙婆婆招手唤她,手边放着一把桃木梳,梳齿上还缠着几根小龙女昨日落下的丝。

小龙女依言走过去,坐在石凳旁的小杌子上,乌黑的长如瀑布般垂落在肩头,比在古墓时多了几分光泽——从前在墓里,只有烛火映着丝,哪有这般被日光晒得暖融融的模样。

孙婆婆拿起梳子,轻轻梳理着她的丝,动作温柔得像是在打理稀世珍宝。

梳着梳着,她忽然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刚来郭府时脸色白得像纸,胳膊细得一折就断,哪有如今这般鲜活模样?”

小龙女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指尖能感受到皮肤不再是往日的冰凉,反而带着淡淡的暖意——这些日子,黄蓉总变着法子让厨房做些滋补的汤羹,郭靖也常陪她在院中散步,连日光都似偏爱她些,渐渐养得她气色红润,连身形都比来时丰盈了几分。

“龙儿,”

孙婆婆梳好头,将她的长挽成简单的髻,插上一支素雅的木簪,“咱们来郭府也快一月了,我想着明日便回古墓去。

你若是想多留些日子,便待够了再回来,我先回去把墓里的石桌石凳擦一擦,再把你常用的寒玉床拢一拢。”

小龙女指尖正捻着鬓边垂下的碎,闻言动作微微一顿。

她本是应孙婆婆的提议,来郭府“意思意思”

小住几日,可这些日子下来,她竟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烟火气——清晨能和郭大哥一起在院里练功,午后有蓉儿姐姐递来的蜜饯,连檐下的野蜂都成了每日相伴的老熟人。

尤其是郭大哥,他话少沉稳,和自己一样不爱说多余的话,待在一起时,哪怕彼此沉默,也不会觉得尴尬。

这般自在的相处,是她在古墓十八年从未有过的体验——那里只有冰冷的石壁和寂静的通道,哪有这般能晒到太阳、能听到劈柴声的热闹。

她抬眸看向孙婆婆,轻声开口:“婆婆,我想再留些日子。”

语气里没有犹豫,反倒带着几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笃定——她不想回去了,这里有让她觉得安心的人,有值得琢磨的新鲜事,比古墓的寒玉床更让她留恋。

孙婆婆闻言,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轻轻点了点头:“也好,你年纪轻,多在外头看看也好。

只是要记得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便让郭靖或是莫愁帮衬着。”

她没再多说,只重新拿起帕子,指尖的动作却放缓了几分,像是在盘算着回去后要先打理墓里的哪处。

几日后的傍晚,黄蓉拉着李莫愁去逛城外的夜市,说是要给小龙女买江南来的丝绸,府里顿时安静了不少。

郭靖照旧去了柴房旁的空地劈柴,斧头落下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块木柴都被劈得四四方方,码在一旁像整齐的小方块。

小龙女则搬了琴坐在廊下,指尖轻拨,《平沙落雁》的旋律缓缓漫开,琴音里带着几分悠远的意境,与劈柴的“咚咚”

声交织在一起,竟意外地和谐。

她弹了许久,指尖渐渐有些酸,便换了《梅花三弄》。

琴音刚转调,忽听“铮”

的一声轻响,一根琴弦骤然断裂,断弦弹起,轻轻擦过她的指尖。

她正愣神,身旁忽然递来一个小布包——郭靖不知何时停了劈柴,手里拿着新的琴弦,站在廊边,脸上带着几分关切。

“琴弦断了,我这有备用的。”

郭靖的声音有些低沉,将布包轻轻放在她手边。

小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