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拜码头的学问(1 / 2)
周汝信副省长调任省人大的消息,像一场不期而至的寒流,瞬间冻结了办公厅里往日围绕在我身边的那些热情。
那些曾经恨不得把“小林老弟”
挂在嘴边、抢着帮我拎包的同僚,如今看见我,要么是目光闪烁地匆匆点头,要么是干脆装作没看见,绕道而行。
世态炎凉,在这四方围墙里,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我坐在略显空旷的秘书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里也像是压了一层铅。
周老离开前,只跟我进行了一次长谈,没有过多的安慰,只是告诫我:“致远,平台很重要,但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自己脚下的路。
下去吧,到基层去,那里才是真正干事的地方。”
我明白他的深意。
他是我的“码头”
,如今这座最大的码头变更了泊位,我这个系在码头上的小船,自然要寻找新的方向。
继续留在办公厅,无异于在浅滩上搁浅,等待我的只会是边缘化和无尽的冷眼。
“下去”
,是唯一的出路。
但怎么下,去哪里,这里面学问就深了。
正当我对着几份可能外放的地区资料出神时,赵瑞龙不请自来,熟稔地推门而入,一屁股坐在我对面的沙上,翘起二郎腿。
“哟,我们林大秘书还在为人民服务呢?”
他语气里的调侃多于关心,脸上是那种洞悉一切的了然,“怎么样,树挪死,人挪活,想好往哪儿挪了没?”
我懒得跟他绕弯子,合上文件夹:“有话直说,赵处长。”
“痛快!”
赵瑞龙往前探了探身子,压低声音,“我老丈人那边,最近跟青州市的王书记走动挺勤。
青州可是个肥缺,经济基础好,离省城又近。
怎么样?只要你点个头,我帮你牵个线,去青州下面哪个富裕区县弄个副书记,过渡一下,绝对比你去那些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强百倍。”
他抛出的诱饵很香,青州确实是很多人挤破头想去的地方。
但我知道,接受了赵瑞龙的“好意”
,就等于上了他和他背后那个圈子的船,以后想下来就难了。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笑了笑,没接话,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他倒了杯茶:“尝尝,周老临走前送的,说是让我静静心。”
赵瑞龙瞥了一眼那质朴的紫砂壶,识货地没再继续刚才的话题,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岔开话头:“行,你林致远是文化人,讲究。
不过啊,这拜码头的学问,可不是光静心就够的。
有时候,姿态比能力更重要。”
他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时,陈默像一阵风似的刮了进来,依旧是那身半新不旧的夹克,眉头微锁,看见赵瑞龙在,愣了一下,随即恢复常态,对我点了点头:“致远,有空吗?聊几句。”
赵瑞龙识趣地站起来,拍了拍裤子:“得,你们老同学聊正事,我就不打扰了。
致远,我刚才说的,你再考虑考虑,机不可失。”
说完,冲陈默点点头,晃着身子出去了。
陈默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眉头皱得更紧:“他又来给你出什么‘好主意’了?”
“无非是给我指条‘明路’。”
我把赵瑞龙的提议简单说了。
陈默沉默片刻,看着我,眼神锐利:“你怎么想?”
“青州虽好,非久留之地。”
我缓缓道,“赵瑞龙那条船,太挤,也太晃。”
“看来你还没糊涂。”
陈默神色稍霁,自己拿起茶杯倒了一杯,一口饮尽,“办公厅现在就是个是非窝,早点离开是对的。
但去哪,很重要。
去富庶地方,容易出成绩,但也容易陷在人情关系和gd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