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绿皮车再出(1 / 2)

加入书签

清晨,清河县招待所的院子里笼罩着一层薄雾。

调研组一行人简单用过早餐,准备出前往榆树沟乡。

按照惯例,这种下乡调研,县里通常会安排性能较好的越野车。

然而,当马书记领着大家走到招待所门口时,停在那里的却是一辆半旧的国产面包车,以及两辆……墨绿色的老式吉普车,车身上甚至还带着些许泥点。

省乡镇企业局的张局长微微皱了下眉头,看了看周副秘书长,欲言又止。

其他几位省里来的处级干部脸上也闪过一丝诧异。

这配置,与在平州时前呼后拥、清一色崭新越野车的阵仗相比,实在有些“寒酸”

马书记像是没看到众人的反应,笑着对周副秘书长解释道:“秘书长,去榆树沟的路况不太好,最后一段是砂石路,坑洼比较多。

这几辆老吉普别看旧,底盘高,皮实耐造,跑那种路反而比娇贵的越野车更稳当。

这面包车跟着,万一有什么需要也能周转开。

咱们轻车简从,也免得给乡里添太多麻烦。”

周副秘书长打量了一下那几辆饱经风霜的吉普车,非但没有不悦,反而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好,客随主便,就听马书记安排。

调研嘛,不是去摆排场,能到地方、看到实情就行。”

我站在队伍后面,看着那熟悉的墨绿色,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亲切感。

上一次乘坐这种老式吉普车深入乡村,还是我刚到政策研究室不久,第一次来清河县调研的时候。

那时的心情,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好奇与激动;而今,再次面对同样的交通工具,我的心境却已大不相同,多了几分沉稳,也多了几分对现实复杂性的认知。

我们几位工作人员被安排乘坐那辆面包车,周副秘书长和马书记等人则坐上了打头的那辆吉普。

车队没有警车开道,悄无声息地驶出了县城。

车子很快驶离了平整的柏油路,转入一条略显狭窄的水泥路,两旁的建筑逐渐被农田和村落取代。

约莫半小时后,连水泥路也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颠簸的砂石路。

车轮碾过,扬起一片尘土,车身随着路面的坑洼不停地摇晃、颠簸。

面包车里的几位省厅同志显然不太适应这种颠簸,有人开始抱怨路况,有人紧紧抓住扶手,脸色有些白。

我靠窗坐着,感受着这熟悉的颠簸节奏,目光投向窗外。

初夏的田野是充满生机的绿色,玉米苗已经长了一尺多高,稻田里秧苗青青,有农民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远处的山峦笼罩在薄雾中,显得静谧而悠远。

这景象,与平州那边厂房林立、烟囱冒烟的工业图景截然不同。

这里的经济脉搏,似乎与这片土地的呼吸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路也太差了,县里怎么也不修一修?”

坐在我旁边的省工信厅的李处长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他刚才被颠得差点撞到车顶。

开车的县里司机是个憨厚的中年人,听到这话,憨憨地笑了笑:“领导,这段路是难走了点。

县里也一直想修,可资金紧张,像榆树沟这样的偏远乡不止一个,都得排队等着哩。

再说,修好了大路,通到各村的支路还是这样,作用也有限。”

司机的话很朴实,却道出了基层财政的普遍困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难题。

我默默记在心里。

车队在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

马书记从前面吉普车上下来,走到我们车边,对周副秘书长说:“秘书长,前面就是榆树沟乡的地界了。

按照计划,我们先去乡政府听汇报,然后走访几家乡镇企业。

不过……”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周副秘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