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温水煮蛙(3 / 3)
此精准地打击到调查人员的家属,内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极高。
一时间,专项组内部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虽然大家依旧各司其职,但彼此之间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审视。这种内部的不信任感,本身就是对手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陶成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既要领导“破晓”小组推进暗线调查,又要应对来自外部的无形压力,还要确保小组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五) “鱼儿”咬钩?
“诱饵”放出后的第四十八小时,沈舟监控到一系列异常动向。
首先,多个之前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的、与“东山会”有关联的境外Ip开始频繁活动,似乎在紧急查询与“李先生”相关的信息。
接着,专项组监控到,之前对张帅帅母亲、鲍玉佳儿子进行骚扰的关联号码和Ip,活动频率显着下降,仿佛对方的注意力被暂时转移。
最重要的是,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沈舟捕捉到一段经过加密的、短暂的境外通讯片段,内容经过破译,只有几个关键词:“李先生……暴露……清理……或……转移?”
“鱼儿可能咬钩了!”沈舟向陶成文汇报,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他们内部可能因为这份假报告产生了混乱和猜疑!”
“继续监控!重点关注与‘李先生’相关的所有人员和资金的异动!”陶成文下令,“同时,启动备用方案,准备利用他们内部的混乱,寻找真正的突破口。”
(六) 付书云的证据
就在“破晓”小组紧张等待“诱饵”计划后续发展时,曹荣荣通过绝对安全的内部渠道,传来了付书云藏匿的关键证据的提取方法和地点。
根据付书云的指引,陶成文派绝对可靠的人员,在危暐早年购置的、现已废弃的一处郊区别墅的地下酒窖夹层中,找到了一个密封的防水箱。里面是几个移动硬盘和数本手写日记。
硬盘里存储着多段危暐与不同人物在私密场合的谈话录像,其中清晰地记录了他与个别在位官员进行权钱交易、商量如何对付举报人的过程。手写日记则详细记录了危暐如何按照其父亲的“指导”,一步步搭建和巩固其关系网,其中多次提到了“上面有人”、“按老规矩办”等隐晦词语,并零星出现了对“w.S.Y”其人的敬畏和依赖的描述。
这些证据,与马刚留下的“遗产”相互印证,进一步夯实了危暐及其背后势力系统性犯罪的证据链,也将矛头更清晰地指向了那个隐藏在更深处的“w.S.Y”。
然而,就在证据成功取回的当天晚上,安全屋传来噩耗——付书云在房间内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初步检查结果排除外力侵害,诊断为“心源性猝死”。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她的突然死亡,笼罩着一层浓厚的疑云。是她长期精神压抑导致的身体崩溃?还是那无所不在的“温水”,终于显现出了它致命的毒性?
付书云用她的死,兑现了交出证据的承诺,也仿佛在警示所有人,这场斗争,远未结束,而对手的残忍与隐蔽,超乎想象。
第七百二十三章,在付书云的猝然离世和“诱饵”计划初现成效的复杂局面中结束。“温水煮青蛙”式的压力揭示了对手更狡猾和深远的手段,而“破晓”小组的逆向渗透则点燃了敌方内部混乱的火星。付书用生命换来的证据价值连城,但她的死也投下了更大的阴影。真正的对决,在无声的战场上,已进入白热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