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意识灯塔与归墟低语(2 / 3)
。
这并非攻击,而更像是一种…副作用。
“我们需要设定安全阈值,”
林建奇果断决定,“‘稳压’的程度并非越高越好。
当稳定度过某个临界点,可能反而会带来新的风险。
密钥,计算最佳稳定区间,避免过度‘共振’。”
探索的道路上总是充满未知的荆棘。
与此同时,沈舟的团队在一次针对老旧工业系统的例行排查中,有了一个意外现。
他们在一家早已停产多年的国有老厂的核心控制室地下,现了一个被混凝土封存的、年代极其久远的秘密机房。
机房内的设备早已锈蚀报废,但其架构风格与已知的任何系统都不同,充满了冷战时期的粗犷和某种越时代的怪异感。
在机房的最深处,他们找到了一台几乎化成废铁的庞大磁芯存储器残骸。
技术团队耗费巨大精力,尝试从中恢复数据。
最终,他们只提取出几段残缺的代码和日志碎片。
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段代码的逻辑结构,竟然与付书云早期笔记中提到的“基于主观心理感知的时间扭曲算法”
的构想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而日志碎片中提到了一项名为“广域心理共振探测实验”
的绝密计划,代号“回声”
(echo),旨在探测“集体意识的潜在物理效应”
。
时间戳显示,该实验远在付书云出生之前!
“所以…付书云并不是第一个…”
郑雅萍看着报告,感到历史的阴影重重压来,“在他之前,早就有人在这个危险的领域进行过探索?他的‘天才’构想,或许部分源于他无意中接触到了这些被遗忘的绝密研究遗产?”
这个现意义重大。
它意味着“归墟”
现象与人类意识的关联,可能已被秘密探索了数十年甚至更久。
付书云和“摇篮”
计划,可能只是这条漫长而危险的探索之路上一个最新的、也是几乎失控的路标。
“立刻彻查所有与这个‘回声’计划相关的历史档案!
寻找当年的参与者!”
林建奇下令。
调查异常艰难。
相关档案大多已被销毁,当年的参与者要么早已去世,要么对此讳莫如深。
仅有的线索表明,“回声”
计划因一次“灾难性的事故”
而被紧急叫停并封存,所有数据被列为最高机密。
那次事故的nature(性质)被完全抹去,只留下一个代号:“长夜”
(longnight)。
历史的幽灵再次显现,提醒着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永远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就在净蚀中心试图揭开“回声”
计划与“长夜”
事故的迷雾时,那个位于中立小国的、曾被当作“圣堂”
诱饵的数据中心,突然出了最后的信号。
它不是传输数据,而是执行了一段预设的、极其彻底的物理自毁程序。
其毁灭程度远以往,几乎将整个数据中心化为熔融的废墟。
而在自毁前的一刹那,它向外界广播了一条明码信息:
“圣堂已沉入归墟。
种子终将萌于新的海岸。”
这条信息,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句号,又像是一个新时代的预言。
“圣堂”
计划似乎主动终结了?还是说,它已完成了某种使命,融入了更庞大的“归墟”
结构?
“摇篮”
、“圣堂”
、“归墟”
…这些代号背后,究竟是一个计划的不同阶段,还是多个不同实体之间的竞争或传承?
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